9月房价排名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,它不仅反映了楼市的短期波动,更折射出城市经济活力、人口吸引力及政策调控的综合效果,据中指研究院最新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9月,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2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0.12%,涨幅较8月收窄0.03个百分点;同比下跌0.58%,跌幅较8月收窄0.21个百分点,二手房市场表现相对疲软,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587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0.15%,跌幅较8月扩大0.02个百分点;同比下跌2.31%,跌幅较8月收窄0.15个百分点,整体来看,9月楼市延续“弱复苏”态势,但城市间分化依然显著,核心城市凭借资源优势保持房价韧性,部分三四线城市则面临去库存压力。

9月房价排名

分城市等级房价排名:核心城市稳中有升,三四线承压分化

从不同能级城市来看,一线城市凭借强大的经济基础、人口虹吸效应及政策支持,房价表现最为稳健;二线城市内部出现明显分化,核心二线(如杭州、成都等)房价上涨,而部分弱二线(如郑州、沈阳等)仍处调整通道;三四线城市则普遍面临需求不足、库存高企的挑战,房价下行压力较大。

以下为2024年9月各能级代表性城市房价排名及涨跌幅情况:

城市等级 城市 新建住宅价格(元/平方米) 环比涨幅 同比涨幅
一线城市 北京 62345 +0.30% +1.20%
一线城市 上海 71256 +0.40% +1.80%
一线城市 广州 45678 +0.10% -0.30%
一线城市 深圳 75234 +0.50% +2.10%
二线城市(核心) 杭州 45678 +0.60% +3.20%
二线城市(核心) 成都 38900 +0.40% +2.50%
二线城市(核心) 南京 42345 +0.20% +0.80%
二线城市(弱) 武汉 31234 -0.10% -1.20%
二线城市(弱) 郑州 16890 -0.30% -2.50%
三线城市 扬州 12890 +0.10% -0.80%
三线城市 洛阳 11234 -0.20% -1.50%
三线城市 潍坊 9876 -0.30% -2.10%

从表中可见,一线城市中,深圳、北京、上海房价环比均上涨,且同比保持正增长,其中深圳涨幅领先,主要受益于科创产业升级带来的高收入人口流入及“认房不认贷”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;广州房价环比微涨但同比小幅下跌,反映其郊区市场仍面临一定调整压力,核心二线城市如杭州、成都,依托数字经济、高端制造等产业优势,人口净流入明显,叠加核心区土地供应稀缺,房价稳中有升;而武汉、郑州等弱二线城市,由于库存去化周期较长(部分区域超过18个月),房企以价换量现象普遍,房价持续承压,三四线城市中,仅少数人口净流入、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(如扬州)房价环比微涨,多数则因需求外流、库存高企,房价同比跌幅超过1%。

重点城市分析:政策与产业驱动,市场分化加剧

深圳:产业升级与政策红利共振,房价领涨一线城市
9月深圳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.5%,同比涨幅达2.1%,位居一线城市首位,深圳作为科创中心,2024年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同比增长15%,高收入人口持续流入,带动改善型需求释放;深圳“二手房带押过户”“降低首付比例至15%”等政策落地,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,市场活跃度提升,从区域看,南山、福田等核心区房价环比上涨0.6%-0.8%,而龙岗、坪山等郊区因供应充足,涨幅仅0.2%左右,区域分化明显。

9月房价排名

杭州:数字经济赋能,核心区房价坚挺
杭州9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.6%,同比涨幅3.2%,领跑二线城市,其背后是数字经济产业的强劲支撑:阿里巴巴、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带动就业人口增长,2024年上半年杭州常住人口新增12.3万人,其中本科及以上占比超60%,这部分群体购房需求旺盛,亚运会配套完善(如地铁、学校等)提升了核心区房产价值,钱江新城、西湖周边新房价格普遍突破5万元/平方米,而郊区(如临安、富阳)因新房供应量大,房价同比下跌约1.5%。

郑州:库存高企,房价持续探底
郑州9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.3%,同比跌幅2.5%,在二线城市中表现较弱,当前郑州商品住宅库存量超2000万平方米,去化周期约18个月,远超12个月的合理区间,为加速回款,房企大幅降价促销,部分郊区楼盘价格较2021年高点下跌超20%,郑州人口增长放缓(2023年常住人口仅增1.2万人),加之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下降,刚需支撑不足,房价短期内仍难言企稳。

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:政策、供需与经济基本面共振

9月房价排名的分化,本质上是政策调控、市场供需及城市经济基本面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政策层面,9月各地因城施策力度加大:一线城市(如北京、上海)优化限购政策,允许非本地户籍家庭缴纳社保或个税满1年即可购房;二线城市(如杭州、成都)发放购房补贴(最高10万元),并下调房贷利率至3.8%;三四线城市则主要聚焦“保交楼”,通过专项借款推动停工项目复工,稳定市场预期,政策宽松度高的城市,房价修复动能更强。
供需层面,核心城市土地供应稀缺(如深圳2024年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同比减少10%),而人口持续流入(2024年前三季度一线城市常住人口新增35万人),供不应求推高房价;三四线城市则相反,过去几年大规模供地导致库存积压,加之人口外流,需求端乏力,房价自然承压。
经济基本面,GDP增速、产业结构及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购房能力,2024年上半年,深圳GDP同比增长6.5%,杭州增长6.2%,其第三产业占比超60%,就业质量高,居民收入增长支撑房价;而郑州GDP增长4.8%,传统产业占比高,居民收入增速放缓,房价缺乏上涨动力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9月房价排名中,哪些城市值得关注?为什么?
A:值得关注的城市可分为两类:一是涨幅领先的核心城市,如深圳、杭州,其背后是产业升级、人口流入及政策红利的多重支撑,未来房价或延续稳中有升态势;二是跌幅较大的代表城市,如郑州、潍坊,这些城市库存高企、需求不足,其去库存进展及政策调整力度,可为判断三四线城市楼市走向提供参考,广州、南京等“稳涨微跌”的城市,反映市场处于温和调整期,政策效果与市场需求的博弈结果值得关注。

9月房价排名

Q2:未来房价走势会进一步分化吗?普通购房者该如何应对?
A:预计未来房价分化将加剧: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(如杭州、成都)凭借资源优势,房价有望保持韧性,甚至温和上涨;弱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则可能延续调整,部分库存过剩区域房价仍有下行空间,对普通购房者而言,需优先选择人口流入、产业支撑强的核心城市,关注地铁、学校等配套完善的优质地段;若在弱二线或三四线城市购房,需重点考察楼盘去化率、房企资金链及交付能力,避免盲目追高“网红盘”,同时结合自身资金实力,合理控制杠杆,防范市场波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