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2月房价整体呈现“稳中有升、区域分化”的态势,市场在春节假期影响下仍保持一定活跃度,核心区域价格韧性较强,近郊板块性价比凸显,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,2024年2月成都主城区新房成交均价约16250元/平方米,环比微涨0.3%,同比上涨1.2%;二手房成交均价约15500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同比微涨0.5%,市场整体处于“量稳价缓”的运行区间。
从区域表现来看,核心城区价格保持稳定,高新南区、锦江区等优质板块凭借成熟的配套和资源优势,房价仍领全市,高新南区2月新房均价约22000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部分高端项目因改善型需求入市,单价2.5万元/平方米以上的房源成交占比提升至15%;锦江区攀成钢板块二手房均价约21000元/平方米,环比微涨0.5%,区域内“老破小”与次新房价格分化明显,次成交均价较同地段老小区高出约40%,近郊区域中,双流、郫都、温江等板块因价格洼地属性,成为刚需主战场,价格稳中有升,双流航空新城板块2月新房均价约14000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0.5%,主要受地铁17号线沿线新盘入市带动;郫都犀浦板块二手房均价约11000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成交量占比近郊区域的35%,成为刚需“上车”首选,远郊区域如简阳、金堂等房价保持低位,简阳新城新房均价约8500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主要依靠本地刚需及成都外溢需求支撑,市场去化周期约8个月,略高于主城区的6个月。
供需关系方面,2月成都新房供应量环比下降约20%,主要受春节假期影响,但房企推盘意愿仍存,天府新区、龙泉驿等区域有10个新盘入市,合计供应面积约120万平方米,成交端,新房成交量环比下降15%,但节后(2月中下旬)看房量环比增长30%,购房者信心逐步修复,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持续增加,贝壳平台数据显示,2月成都二手房挂牌量约18万套,环比增加5%,但成交周期仍维持在45天左右,业主议价空间普遍在3%-5%。
政策环境对房价影响显著,2024年初成都持续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,包括郊区部分区域取消限购、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%、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5%、房贷利率下调至LPR-20BP等,有效降低了购房门槛。“以旧换新”政策在房企和中介机构中推广,部分项目提供“卖旧买新”补贴,加速了二手房流通,间接稳定了房价预期。
2024年2月成都主要区域房价情况表
区域 | 新房均价(元/㎡) | 环比变化 | 二手房均价(元/㎡) | 环比变化 | 主要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高新南区 | 22000 | 持平 | 21000 | 微涨0.5% | 高端项目集中,改善需求主导 |
锦江区 | 19000 | 微涨0.3% | 18000 | 微涨0.4% | 攀成钢板块次房价坚挺 |
双流区 | 14000 | 上涨0.5% | 13000 | 持平 | 航空新城新盘带动,刚需聚集 |
郫都区 | 12000 | 持平 | 11000 | 微跌0.3% | 犀浦板块成交量占比高 |
天府新区 | 18000 | 上涨0.8% | 17000 | 上涨0.3% | 科学城板块配套完善,价格稳升 |
简阳市 | 8500 | 持平 | 8000 | 微跌0.5% | 价格洼地,依赖外溢需求 |
综合来看,成都2月房价在政策托底和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,未出现大幅波动,核心区域抗跌性凸显,近郊板块性价比优势持续释放,随着节后市场逐步回暖,预计3月成交量将回升,房价整体保持平稳,区域分化仍是市场主旋律。
相关问答FAQs
Q1:成都2月房价环比微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A1:2月房价环比微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政策持续发力,首付比例下调、利率优惠等降低了购房成本,刺激了部分刚需和改善需求释放;二是节后市场情绪修复,看房量环比增长30%,部分核心区域优质项目成交回暖;三是新房供应结构优化,高价项目入市占比提升,拉高了整体均价,涨幅较小,反映出市场仍以“稳”为主,未出现明显过热现象。
Q2:成都近郊房价为何相对坚挺?
A2:近郊房价坚挺主要源于“性价比+需求外溢”的双重支撑,近郊板块新房均价多在1.2万-1.4万元/平方米,较主城区低30%-40%,对刚需购房者吸引力强;随着地铁、学校、商业等配套逐步完善(如双流航空新城、郫都犀浦),区域居住价值提升,加之成都主城区部分区域限购政策未完全放开,部分刚需外溢至近郊,支撑了房价稳定,房企在近郊加大推盘力度,以价换量策略带动了成交活跃,进一步巩固了价格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