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手房赎契是指在二手房交易中,卖方所售房屋处于抵押状态(通常为银行抵押贷款尚未结清),需先通过偿还抵押贷款、解除抵押登记(即“赎契”),才能将房屋产权过户至买方名下的过程,这一环节是二手房交易中的关键步骤,直接关系到交易能否顺利完成,尤其对于贷款购买二手房的买方而言,需充分了解赎契的流程、风险及注意事项,以保障自身权益。
二手房赎契的常见情形与必要性
二手房赎契的核心原因是“抵押物限制”,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,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(如银行),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;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,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,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,实践中,多数银行要求卖方结清贷款、解除抵押后才同意过户,因此赎契成为交易的前提。
常见赎契情形包括:卖方个人购房贷款未结清、房屋为二次抵押(如抵押给个人或担保公司)、卖方通过经营贷/消费贷抵押融资等,若未完成赎契,房屋产权处于“权利受限”状态,无法办理过户登记,买方即便支付房款也无法取得房屋所有权,存在极大风险。
二手房赎契的详细流程
赎契流程需卖方、买方、银行(或其他抵押权人)、中介(如有)多方配合,具体步骤如下:
交易前核实抵押状态
买方在签约前应要求卖方提供《不动产权证书》(房产证),通过“不动产登记中心官网”或线下查询房屋抵押状态,确认抵押权人、抵押金额、剩余贷款本金等信息,卖方需向贷款银行申请“提前还款”,获取银行关于提前还款金额、还款方式(如一次性还款)、解押流程的具体要求(部分银行需预约,需预留充足时间)。
签订赎契相关协议
在《二手房买卖合同》中,需明确赎契责任主体、资金来源、时间节点及违约责任,常见赎契资金来源有三类:
- 卖方自筹资金:卖方通过自有资金或资产变现提前还款,风险最低,但需卖方具备足够能力;
- 买方垫资赎契:买方或买方贷款银行先行垫资还清卖方贷款,需签订《垫资协议》,明确垫资利息、还款期限及房屋过户绑定条款;
- 第三方垫资:通过专业垫资公司借款,需支付较高利息(通常月息1%-2%),适用于资金短期周转困难的卖方,但需警惕“套路贷”风险。
办理提前还款与解押
卖方或垫资方按银行要求将款项存入指定还款账户,银行收到款项后出具《结清证明》,并办理解除抵押登记手续(需卖方携带身份证、房产证、结清证明等材料到不动产登记中心),解押完成后,房屋状态变更为“无抵押”,可进入过户环节。
交易过户与后续衔接
解押后,买卖双方即可办理网签、缴税、过户手续,若买方需办理贷款,需在过户前向贷款银行提交申请,确保过户后银行能顺利发放贷款至卖方账户(若为买方垫资,需优先偿还垫资本金及利息)。
赎契方案对比与选择
为更直观展示不同赎契方案的优缺点,可参考下表:
方案类型 | 操作方式 | 优点 | 缺点 | 适用人群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卖方自筹资金 | 卖方用自有资金提前还款 | 无额外成本,流程简单 | 对卖方资金要求高 | 卖方有充足闲置资金 |
买方垫资赎契 | 买方或买方贷款银行先行垫资 | 交易周期短,保障买方权益 | 买方需承担资金风险,可能产生利息 | 买方信任卖方且资金充足 |
第三方垫资 | 通过垫资公司借款,支付利息和服务费 | 解决卖方短期资金缺口 | 成本高(年化15%-24%),存在套路贷风险 | 卖方资金极度紧张,且能接受高成本 |
赎契中的风险与防范措施
资金安全风险
- 风险点:买方垫资后,卖方不配合过户或房屋被查封;卖方收到赎契资金后挪作他用,未用于还款。
- 防范措施:
- 资金监管: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机构设立“资金监管账户”,将赎契资金与过户绑定,卖方完成解押、买方完成过户后,资金才划转至卖方;
- 签订详细协议:明确赎契时间节点(如“自收到监管资金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解押”),约定逾期违约金(如每日万分之五)。
解押延迟风险
- 风险点:银行提前还款排队时间长(部分银行需1-2个月)、卖方材料不全导致解押失败,影响交易进度。
- 防范措施:
- 提前与银行确认还款流程,预留充足时间(建议提前1个月申请);
- 在买卖合同中约定“解押延期”的处理方式(如买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,卖方退还双倍定金)。
房屋被查封风险
- 风险点:交易期间,因卖方债务纠纷(如其他诉讼、欠款)导致房屋被法院查封,无法过户。
- 防范措施:
- 买方可要求卖方提供《无涉诉证明》,或在合同中约定“交易期间房屋不得被查封,否则卖方需承担全部违约责任”;
- 支付部分房款后,尽快办理预告登记(根据《民法典》,预告登记后,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,处分该不动产的,不发生物权效力),可对抗第三方查封。
赎契相关费用
赎契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费用包括:
- 提前还款违约金:部分银行要求贷款1-3年内提前还款需支付1%-3%的违约金(具体以贷款合同约定为准);
- 垫资利息:第三方垫资通常按日计息(如日息0.3%-0.5%),买方垫资可协商免息或低息;
- 解押手续费:银行或登记中心可能收取少量工本费(一般为几百元);
- 担保费:若通过担保公司垫资,需支付担保金额1%-3%的服务费。
注意事项
- 核实卖方身份与产权:确保卖方为房屋所有权人,且房屋无共有人异议(共有人需同意出售);
- 优先选择资金监管:无论何种赎契方式,建议通过资金监管保障交易安全,避免直接现金交易;
- 保留所有书面凭证:包括还款凭证、解押证明、监管协议等,作为维权依据;
- 咨询专业人士:对复杂赎契情形(如二次抵押、高额垫资),可咨询律师或专业中介,规避法律风险。
FAQs
Q1:买方垫资赎契需要注意什么?
A:买方垫资前需确认卖方征信良好、无未结诉讼,并与卖方签订《垫资协议》,明确垫资金额、利息(若有)、还款期限及违约责任(如卖方逾期不过户,买方可主张房屋优先受偿权),务必通过资金监管账户操作,避免卖方挪用资金;垫资后需尽快督促卖方办理解押和过户,降低资金占用风险。
Q2:赎契过程中房屋被查封怎么办?
A:若交易期间房屋被法院查封,买方应立即要求卖方解除查封(如卖方无力解除,可依据合同约定单方面解除交易,要求卖方退还已付房款及定金,并赔偿损失),若因卖方隐瞒查封风险导致交易无法完成,买方可向法院起诉,要求卖方承担违约责任;若买方已支付全款但未过户,可向法院提起“执行异议之诉”,主张对房屋的物权期待权,请求停止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