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,西安房地产市场在全国楼市调控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影响下,呈现出“稳中有升、区域分化”的运行态势,作为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,西安房价的这一年走势既受到全国性政策环境的制约,也因本地城市化进程加速、基础设施完善等因素而表现出独特性。
政策环境:调控持续与地方微调并行
2013年全国楼市政策基调延续“双向调控”,3月国务院出台“国五条”细则,要求各地严格实施限购、差别化信贷政策,并按个人住房转让所得20%计征个人所得税,西安作为重点二线城市,于4月出台地方实施细则:将限购范围扩大至全市,对拥有1套住房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家庭,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%,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.1倍;同时提出增加土地供应、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目标,政策初期,市场观望情绪浓厚,二手房成交量一度下滑,但随着细则落地,市场逐渐适应政策影响,加上地方政府并未进一步加码调控,反而通过优化公积金贷款、放宽人才购房等政策微调,为市场注入了部分支撑。
供需格局:供应放量与刚需主导
2013年西安商品房市场呈现“供大于求”但需求逐步回暖的特点,据西安市房管局数据,全年商品房供应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2%,其中住宅供应占比约70%;成交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8%,供需比约为1.25,库存去化周期约14个月,处于合理区间,需求结构中,刚需(首套住房)占比达60%,改善型需求(二套住房)占30%,投资性需求仅10%,显示市场以自住为主导。
土地市场方面,全年土地出让金约520亿元,同比增15%,其中高新、曲江等核心区地块楼面价同比上涨10%-15%,优质地块的竞争加剧推高了市场对新房价格的预期。
房价走势:稳中有升,区域分化显著
2013年西安新房价格整体呈现“前低后高”的温和上涨趋势,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西安新建商品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从年初的5.2%逐步攀升至年末的7.8%,环比涨幅稳定在0.5%-1.2%之间,分季度看:
- 第一季度:受“国五条”政策冲击,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,房企以价换量现象增多,房价涨幅收窄,季度环比涨幅仅1.5%;
- 第二季度:市场情绪逐步修复,刚需集中释放,加之地铁1号线(9月开通)、西咸一体化规划等利好落地,房价环比涨幅回升至2.1%;
- 第三、四季度:推盘量增加,房企资金回笼压力减小,叠加“金九银十”传统旺季带动,房价加速上涨,季度环比涨幅分别达2.8%和3.2,年末新房均价约为8900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7.5%。
区域分化成为显著特征:
- 核心区(高新、曲江):依托产业集聚(高新)和文旅配套(曲江),房价抗跌性强,年末均价分别达10500元/平方米、9800元/平方米,同比涨幅超8%;
- 城内(莲湖、碑林):受限于土地稀缺,房价稳中有升,均价约9200元/平方米,涨幅6%;
- 新兴区(浐灞、沣东):因生态建设(浐灞)和西咸新区规划(沣东),房价涨幅居前,均价约8200元/平方米,同比涨9%,但绝对价格仍低于核心区;
- 远郊区(临潼、阎良):产业支撑较弱,库存较高,房价涨幅仅3%-4%,均价约6000元/平方米。
下表为2013年西安各季度新房价格及涨幅情况:
季度 | 新房均价(元/平方米) | 环比涨幅(%) | 同比涨幅(%) |
---|---|---|---|
第一季度 | 8300 | 5 | 2 |
第二季度 | 8460 | 1 | 0 |
第三季度 | 8700 | 8 | 0 |
第四季度 | 8900 | 2 | 8 |
影响因素:政策、城市发展与市场预期交织
- 政策调控的“熨斗效应”:全国性政策抑制了投机需求,但地方微调(如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)保障了刚需释放,市场未出现大起大落;
- 城市能级提升:2013年西安GDP突破5000亿元,常住人口突破800万,地铁1、2号线网络成型,西咸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,城市吸引力增强,带动住房需求;
- 土地成本传导:核心区地价上涨推高房企开发成本,新房定价向高端化倾斜;
- 市场预期转变:随着政策环境明朗化,购房者对“房价大跌”的预期消退,逐步入市推动价格回升。
相关问答FAQs
问题1:2013年西安“国五条”对房价的实际影响有多大?
解答:“国五条”对西安房价的影响呈现“短期抑制、长期修复”的特点,政策出台后的3-4月,二手房成交量环比下降30%,新房市场也出现短暂观望,房价涨幅收窄,但随着地方政府细则落地(如个税征收过渡期政策),加之刚需和改善型需求的持续释放,市场在第二季度逐步回暖,全年房价仍实现7.8%的同比上涨,显示政策并未改变西安楼市的基本面,仅对短期投机需求形成有效抑制。
问题2:2013年西安房价涨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是什么?
解答:主要原因有三点:一是“补涨”需求,2011-2012年全国楼市低迷,西安房价涨幅较小(年均5%左右),2013年在市场回暖中存在修复性上涨空间;二是城市利好集中释放,西咸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、地铁1号线开通等,提升了区域价值预期;三是供应结构优化,核心区高端住宅入市拉高了整体均价,而全国同期部分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,涨幅相对滞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