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二手房价格排名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,它不仅反映了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、人口吸引力,也揭示了居民居住需求与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,近年来,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,房地产市场逐步从“增量时代”转向“存量时代”,二手房市场在住房交易中的占比持续提升,其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、地方财政及居民财富效应的影响日益显著,本文将基于2023-2024年最新市场数据,对全国主要城市二手房价格进行梳理与分析,并探讨背后的驱动因素。

全国二手房价格排名

全国二手房价格整体格局:核心城市引领,区域分化明显

从整体来看,全国二手房价格呈现“核心城市高位运行、二线城市场景分化、三四线普遍承压”的格局,根据中指研究院、贝壳研究院等多家机构2024年一季度数据,一线城市二手房均价普遍在5万-7万元/平方米,强二线城市集中在3万-5万元/平方米,普通二线及三线城市多在1万-3万元/平方米,而部分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甚至不足1万元/平方米,这种分化本质上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,核心城市凭借优质的产业资源、公共服务及人口集聚能力,对住房需求形成长期支撑,而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市则面临库存高企、价格下行的压力。

2024年一季度全国二手房价格排名(前20位城市)

下表列出了2024年一季度全国二手房均价排名前20的城市,数据综合自各地方住建网、贝壳研究院及中指研究院,均价为区域整体成交均价,含不同户型、楼层因素,环比涨幅为较2023年四季度变化,同比涨幅为较2023年一季度变化:

排名 城市 二手房均价(元/平方米) 环比涨幅 同比涨幅
1 北京 68,521 +0.8% +2.1%
2 上海 65,789 +0.5% +1.9%
3 深圳 62,341 +1.2% +3.0%
4 广州 48,926 +0.3% +1.5%
5 杭州 42,156 +1.5% +4.2%
6 南京 38,742 +0.9% +3.1%
7 厦门 37,891 +0.7% +2.8%
8 珠海 35,623 +1.1% +3.5%
9 苏州 34,875 +0.6% +2.5%
10 青岛 32,146 -0.2% +0.8%
11 宁波 31,987 +0.4% +2.2%
12 成都 31,654 +0.8% +2.9%
13 武汉 30,128 +0.5% +1.7%
14 天津 29,876 -0.3% +0.5%
15 西安 29,543 +0.6% +2.3%
16 重庆 28,765 -0.1% +1.2%
17 长沙 28,542 +0.9% +3.3%
18 济南 27,891 +0.3% +1.8%
19 昆明 27,543 -0.4% -0.5%
20 沈阳 26,987 -0.5% -0.2%

从表中可见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稳居前三梯队,均价均突破6万元/平方米,其中北京凭借核心区(如西城、海淀)优质学区房及高端改善需求支撑,均价接近7万元/平方米;深圳因土地资源稀缺及科技创新产业带来高收入人群聚集,价格韧性较强,广州作为一线城市中房价“洼地”,均价不足5万元/平方米,但核心区(如天河、越秀)仍保持稳定增长,杭州、南京等长三角强二线城市表现亮眼,杭州受益于数字经济产业人口导入,南京则依托科教资源和省会虹吸效应,同比涨幅均超过4%,领跑二线城市。

全国二手房价格排名

不同梯队城市价格特征及驱动因素

(一)第一梯队:一线城市(北上广深)——核心资源垄断,价格坚挺

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居高不下,根本原因在于其不可复制的核心资源:北京的政治、文化、教育资源,上海的金融、贸易、国际航运资源,深圳的科技创新产业及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,广州的商贸枢纽及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节点地位,一线城市严格的土地供应控制导致新房市场“一房难求”,大量需求外溢至二手房市场,叠加限购政策下改善型需求占比提升,共同推动价格保持平稳上涨,价格内部分化显著,如北京远郊区(如密云、延庆)均价不足3万元/平方米,而核心区部分二手房单价突破15万元/平方米。

(二)第二梯队:强二线城市(杭州、南京、厦门等)——产业与人口双轮驱动

强二线城市是近年来二手房市场最活跃的板块,其价格增长主要由产业升级和人口流入驱动,杭州依托阿里巴巴等企业吸引大量年轻就业人口,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达12.6万,住房需求尤其是刚需和改善需求旺盛;厦门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,环境优美且旅游资源丰富,吸引了大量省外及海外购房者,二手房市场长期供不应求,强二线城市普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放松限购政策(如杭州、南京降低社保缴纳门槛),进一步激活了市场交易。

(三)第三梯队:普通二线及三线城市——库存高企,价格承压

大部分普通二线及三线城市面临“供过于求”的困境,二手房价格整体承压,这些城市在前几年城镇化快速推进中大量供应土地,导致新房库存积压,二手房挂牌量激增(如沈阳、哈尔滨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速超20%);人口外流现象突出,2023年哈尔滨、长春等城市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,刚需购房群体萎缩,缺乏产业支撑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放缓,购买力不足,叠加部分城市“保交楼”压力影响购房者信心,价格下行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。

全国二手房价格排名

影响二手房价格的核心因素

  1. 经济基本面:GDP增速、产业结构(如第三产业占比)、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决定房价的长期基础,深圳2023年人均GDP达18.4万元,高收入群体支撑了高端住房需求;而资源型城市(如鞍山、阜新)因产业转型缓慢,房价增长乏力。
  2. 人口因素:常住人口数量、年龄结构、人口净流入是关键,长三角、珠三角城市凭借人口持续流入,住房需求刚性;而东北、部分中西部城市人口净流出,导致需求萎缩。
  3. 政策调控:限购、限贷、利率政策直接影响市场流动性,2023年以来,多地优化限购政策(如降低首付比例、取消限购区域),对二手房价格形成短期提振,但政策效果因城而异。
  4. 供需关系:二手房挂牌量、去化周期(如去化周期超12个月的城市价格承压)、新房价格联动效应等,共同影响市场定价,青岛、宁波二手房去化周期在8-10个月,价格相对稳定;而昆明、沈阳去化周期超15个月,价格出现下跌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为什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居高不下,而三四线城市却普遍低迷?
A: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坚挺的核心原因在于其稀缺的核心资源(如教育、医疗、就业机会)和持续的人口流入,形成了“供不应求”的基本面,一线城市土地供应有限,新房市场无法满足需求,大量购买力只能转向二手房,而三四线城市缺乏产业支撑,人口外流严重,住房需求萎缩,加上前几年过度开发导致库存高企,供需关系失衡,价格自然承压,一线城市居民购买力更强,改善型需求占比高,而三四线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放缓,刚需购房能力不足,进一步加剧了价格分化。

Q2:未来二手房价格走势会如何?哪些城市更具潜力?
A:未来二手房价格将延续“分化加剧”的态势,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(如杭州、南京、成都)依托产业升级和人口集聚,价格有望保持温和上涨,尤其是核心区域和优质学区房;普通二线城市将呈现“稳中有降”的态势,部分库存较高的城市可能面临价格回调;三四线城市则需警惕长期下行风险,尤其缺乏特色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市,随着“房住不炒”定位深化,二手房市场将更注重居住属性,政策调控将更精准化(如支持刚需、改善需求,抑制投机),预计2024年整体价格涨幅将趋缓,市场以“稳”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