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国内部分城市房价出现明显回落,“那房价低”成为许多购房者关注的焦点,不同区域、不同能级的城市房价走势分化显著,从数据来看,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下跌约5%,其中三四线城市跌幅更为明显,部分城市房价已回调至2018年水平,这种“房价低”的现象并非单一因素导致,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,其背后既有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,也受到政策导向、经济周期及人口流动的深刻影响。

那房价低

“房价低”的具体表现与区域差异

房价的“低”是相对的,在不同城市间的对比尤为突出,以2023年为例,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新房均价仍在5万-6万元/平方米区间,同比微跌2%左右;二线城市如杭州、成都、武汉等均价约2万-4万元/平方米,同比跌幅普遍在4%-6%;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房价则普遍低于1万元/平方米,部分人口流出型城市甚至出现“单价破万”的楼盘,同比跌幅达8%-10%,从区域分布看,东北、西北部分三四线城市由于产业基础薄弱、人口持续外流,房价已连续多年下跌;而长三角、珠三角部分三四线城市因靠近核心都市圈,房价相对坚挺,但涨幅也明显放缓。

以下为2023年不同能级城市房价概况对比表:

城市能级 代表城市 新房均价(元/平方米) 同比变化 主要特征
一线城市 北上广深 55000-60000 -2% 量价微跌,核心区域抗跌
二线城市 杭州、成都等 20000-40000 -5% 郊区跌幅大于核心区
三四线城市 县城、地级市 <10000 -8% 部分城市跌破“万元线”

“房价低”背后的深层原因

房价的回落是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的直接体现,而供需失衡又受到多重因素驱动。

一是人口流动与需求结构变化。 近年来,我国人口向核心城市群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,2023年长三角、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量占全国超60%,而东北、西北部分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出,人口流入城市住房需求相对旺盛,房价支撑力较强;人口流出城市则面临“有房无人”的困境,库存高企,房价自然承压,年轻群体晚婚晚育、购房年龄推迟,叠加住房拥有率已处于较高水平(城镇家庭住房拥有率超96%),新增购房需求明显减少。

二是政策调控与市场预期转变。 自“房住不炒”定位提出以来,限购、限贷、限价等政策持续收紧,叠加三道红线、贷款集中度管理等金融监管措施,房企融资渠道受限,拿地和开发意愿降低,保障性住房建设加速,2023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量超200万套,分流了部分商品房需求,购房者方面,过去“房价只涨不跌”的预期被打破,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导致观望情绪浓厚,进一步抑制了市场需求。

那房价低

三是经济周期与居民收入预期。 2023年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期,部分行业就业压力较大,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偏弱,房价作为高价值商品,其购买力与居民收入水平直接相关,当收入增长放缓时,居民对大额支出的决策更为谨慎,购房能力和意愿同步下降,房企债务风险暴露,部分项目出现烂尾,购房者对期房交付的担忧加剧,也更倾向于选择降价现房,导致整体房价下行。

“房价低”带来的影响:机遇与挑战并存

房价回落对不同主体的影响各不相同,既存在积极的一面,也伴随潜在风险。

对购房者而言,刚需和改善型群体迎来“上车窗口”。 房价降低直接减轻了购房者的资金压力,尤其是对于首套房刚需群体,首付比例和月供额均有所下降,购房门槛显著降低,部分城市甚至推出“购房补贴”“契税减免”等政策,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,房价下跌也导致已购房家庭资产缩水,尤其是高位接盘的购房者面临“负资产”风险,这可能抑制改善型需求的释放。

对房地产行业,加速行业洗牌与转型。 房价持续下跌导致房企利润空间被压缩,资金链紧张的房企面临破产或兼并重组,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,头部房企凭借资金和品牌优势,通过降价促销抢占市场份额,而中小房企则加速退出市场,房企被迫从“高杠杆、高周转”模式向“高质量、精细化”转型,加大保障房、长租公寓、城市更新等领域的布局。

对地方经济,土地财政压力凸显。 房价下跌直接导致土地出让收入减少,2023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跌约15%,部分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城市(如中西部部分地级市)面临较大的财政收支压力,这可能会影响地方在基建、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,进而影响城市长期发展。

那房价低

“房价低”的未来趋势:分化与平稳是主基调

展望未来,“房价低”的现象在不同城市仍将延续,但分化趋势将更加明显,核心城市群及周边的三四线城市,由于产业和人口支撑,房价有望逐步企稳,甚至温和回升;而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偏远城市,房价可能仍面临下行压力,政策层面,“因城施策”将成为主要导向,核心城市可能适度放松限购限贷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;库存高城市则可能加大去库存力度,通过棚改、货币化安置等方式稳定市场,长期来看,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,房价将更多由市场供需和居民收入决定,波动幅度将趋缓,逐步回归居住属性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房价低对刚需购房者是绝对好事吗?
A1:不一定,虽然房价低降低了购房成本,但购房者需综合考虑自身收入稳定性、房产流动性和区域发展潜力,若所在城市人口持续流出、产业基础薄弱,房价可能长期低迷,未来房产转手难度大,资产保值能力弱,若房企存在债务风险,期房可能面临烂尾风险,购房者需优先选择信誉良好、项目证照齐全的楼盘,避免因贪图低价而承担额外风险。

Q2: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会继续下跌吗?
A2:短期看,部分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仍可能承压,尤其是库存高企、人口净流出明显的城市,房价可能进一步探底,但中长期来看,随着国家推进“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”,核心都市圈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将承接人口和产业外溢,房价有望企稳;各地政府通过加大保障房供给、优化城市规划、培育特色产业等措施,也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,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将呈现“分化”特征,并非所有城市都会持续下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