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的信宜房地产市场,作为粤西地区典型的三四线县级市,其房价走势与全国整体“房住不炒”的调控基调及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政策紧密相关,这一年,信宜房价并未出现剧烈波动,而是在平稳中呈现温和上涨态势,市场以刚需和改善型需求为主导,区域分化、政策影响及本地经济基本面成为塑造房价格局的核心因素。
2017年信宜房价整体概况:温和上涨,基数偏低
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北部,地处粤桂两省交界,是南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经济以农业、旅游业及轻工业为主,城镇化进程相对较缓,2017年,全国三四线城市在“去库存”政策(尤其是棚改货币化安置)的推动下,普遍迎来一波行情,信宜房价也同步受益,但受限于城市经济体量、人口流动及产业支撑,其房价基数仍处于粤西地区较低水平。
据当地房产中介行业统计及部分房企数据,2017年信宜市区新建商品住宅整体均价约为4800-5500元/平方米,较2016年的4300-5000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约8%-12%;二手房市场均价则稳定在4000-4800元/平方米区间,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新房,从月度走势看,房价呈现“前稳后升”特点:上半年受春节传统淡季及信贷政策收紧影响,市场成交清淡,价格横盘;下半年随着棚改货币化安置资金落地及开发商“以价换量”策略调整,成交量逐步放大,价格温和上探,尤其是9-12月传统“金九银十”及返乡置业潮带动下,部分热门楼盘价格单月涨幅达3%-5%。
区域房价差异:核心区领跑,外围区域跟进
信宜房价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,核心城区(如市区老城区、城南新区)凭借成熟的配套、优越的地理位置及教育资源,房价领跑全市;而外围区域(如北郊工业区、东郊城东片区)则因配套相对滞后、通勤成本较高,价格处于中低位,以下是2017年信宜主要区域房价对比(以代表性楼盘为例):
区域 | 代表楼盘 | 均价(元/㎡) | 主要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老城区(中心片区) | 信宜花园、锦绣家园 | 5200-5800 | 位于市中心,毗邻信宜市政府、人民医院、第一小学,商业配套成熟,房龄多在10年以上,二手房流通性强。 |
城南新区 | 鸿景花园、碧桂园·信宜城 | 5500-6200 | 市政规划重点区域,有信宜市一中、体育中心等配套,2017年新盘集中,主打改善型户型,绿化率高。 |
城东片区 | 东城国际、山水华府 | 4500-5000 | 靠近东郊工业区,以刚需小户型为主,价格亲民,但公共交通、商业配套有待完善。 |
北郊工业区周边 | 工业园住宅小区 | 4000-4500 | 主要面向产业工人及本地务工群体,房源多为小高层,价格全市最低,去化依赖区域产业吸纳能力。 |
从表中可见,城南新区作为信宜近年重点发展的新兴板块,凭借规划红利及品牌房企(如碧桂园)的入驻,房价已接近甚至反超老城区;而城东、北郊等外围区域则因配套短板,价格与核心区差距明显,价差约1000-1500元/平方米。
影响2017年信宜房价的核心因素
政策驱动:棚改货币化安置去库存效果显著
2017年是全国棚改货币化安置的“大年”,广东省明确提出“三四线城市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60%”,信宜作为粤西县级市,全年棚改任务达3000余套,货币化安置资金超20亿元,大量拆迁户获得购房款后,直接进入楼市释放刚性需求,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核心动力,尤其城南新区、老城区等棚改集中区域,开发商为快速去化,适度上调价格,市场供不应求现象时有出现。
经济与人口:本地需求支撑,外部流入有限
信宜2017年GDP约为380亿元,同比增长7.5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.8万元,增速平稳但绝对值不高,本地购房能力以“首套刚需”和“改善换房”为主,人口方面,信宜常住人口约124万,户籍人口约136万,常年存在人口净流出(主要流向珠三角、佛山等经济发达地区),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42%,低于全省平均水平(67.7%),这意味着信宜房价缺乏外来人口持续流入的支撑,上涨动力主要依赖本地内生需求,市场韧性相对较弱。
供需关系:库存去化加快,新盘供应结构性分化
2017年信宜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约80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5%,而成交量达约120万平方米,库存去化周期从2016年的18个月缩短至10个月,进入“合理区间”,但供应结构上,城南新区、城东片区新盘集中,而老城区新增供应稀缺,导致核心区“房少客多”,价格易涨难跌;外围区域则因库存积压,开发商仍以“促销跑量”为主,价格承压。
市场预期:返乡置业与“补涨”心态助推
2017年春节(1月)及国庆假期(10月),信宜楼市出现两次明显的“返乡置业潮”,珠三角、粤西务工人员返乡购房,带动短期成交量激增,部分购房者认为三四线城市房价“补涨”空间较大,加之开发商宣传“城市规划红利”(如城南新区学校、商超配套落地),进一步强化了上涨预期,推动价格温和上行。
2017年信宜房地产市场特点归纳
- “政策市”特征明显:房价波动与棚改政策、信贷环境高度相关,市场对政策依赖度较高;
- 刚需主导,投资属性弱:90%以上购房者以自住为主,投机性购房占比不足5%,市场泡沫风险较低;
- 区域分化加剧:核心区与外围区价差扩大,规划、配套成为影响房价的关键变量;
- 品牌房企试水,产品升级:碧桂园等全国性房企进入后,带动产品设计、物业水平提升,改善型产品(如洋房、小高层)占比提高,推动均价上移。
相关问答FAQs
Q1:2017年信宜房价在广东省内处于什么水平?与周边县级市相比如何?
A:2017年广东省内房价呈现“珠三角领跑、粤东西北跟跑”的格局,珠三角核心城市(如深圳、广州)均价普遍超3万元/㎡,粤东汕头、粤西湛江市区均价约8000-1万元/㎡,而信宜作为粤西县级市,均价仅4800-5500元/㎡,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,与周边县级市相比,信宜房价与高州(约4500-5200元/㎡)、化州(约4300-5000元/㎡)基本持平,略低于电白(约5000-5800元/㎡),主要因电白靠近茂名市区,存在一定外溢需求。
Q2:2017年信宜房价上涨后,当地居民购房压力是否明显增加?
A:2017年信宜房价温和上涨后,购房压力有所上升,但仍在可承受范围内,以一套90㎡的刚需房计算,总价约43万-50万元,若首付30%(13万-15万元),贷款30年,按2017年房贷利率4.9%计算,月供约1800-2100元,占当时信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(月均2333元)的77%-90%,虽接近国际公认的“警戒线”(30%),但得益于本地家庭“多代同堂”购房传统(父母支持首付)及房价基数低,实际购房压力未出现明显“断崖式”上升,刚需群体仍能“上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