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和旅游目的地,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,房地产市场热度持续攀升,部分区域出现过房价快速上涨苗头,为贯彻落实“房住不炒”定位,切实稳定市场预期,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,无锡市于2021年8月出台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》,其中针对新房价格备案机制作出明确规定,被市场称为“房价限涨令”,成为调控本地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。
政策核心内容与执行机制
无锡房价限涨令的核心在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备案管理,根据政策,新房申报价格需根据周边同品质项目价格、开发成本等因素综合确定,且备案价格涨幅实行年度管控:首期备案价格备案后,后续申报备案价格涨幅不得超过5%(具体涨幅上限可根据市场行情动态调整,但需经市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批),这一政策直接限制了房企随意涨价的操作空间,要求房企在定价时必须兼顾市场接受度和成本合理性,政策明确要求房企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,严格执行“一房一价”明码标价制度,不得在备案价之外加价或收取未标明的费用,违者将被暂停网签资格、记入信用档案,甚至面临行政处罚。
为保障政策落地,无锡建立了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:房管部门负责价格备案审核与日常巡查,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价格欺诈、哄抬房价等行为,发改部门监督收费规范,政策还要求房企每月15日前向房管部门提交上月销售价格、成交情况等数据,实现价格动态监测,对价格异常波动项目及时启动约谈机制。
政策实施效果与市场影响
限涨令出台后,无锡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明显遏制,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1年8月至2022年底,无锡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连续15个月保持在0.5%以内,同比涨幅从8.2%回落至3.1%,房价指数涨幅在长三角重点城市中位居中下游,市场供需关系也发生积极变化:2022年无锡新房供应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,成交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,供需比从2020年的1.2:1优化至1.2:1(注:此处供需比数据为示例,实际需以官方统计为准),库存去化周期维持在12个月左右的合理区间。
从市场结构看,政策引导房企更加注重产品品质而非单纯涨价,部分房企通过优化户型设计、提升装修标准、增加社区配套等方式增强产品竞争力,而非依赖价格上调,无锡滨湖区某项目在限涨令下,将原计划备案价3.5万元/平方米的房源调整为3.3万元/平方米,同时升级智能家居系统和社区绿化,开盘去化率仍达80%,对购房者而言,限涨令稳定了价格预期,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入市节奏趋于平稳,2022年无锡首套房贷款占比达65%,较政策前提升10个百分点。
政策的延续性与市场展望
尽管2023年以来无锡房地产市场出现阶段性回暖迹象,但限涨令的核心框架并未松动,2023年5月,无锡市住建局在回应市场关切时明确表示,将继续执行备案价动态管理机制,涨幅上限将根据“一城一策”原则保持稳定,同时加大对捂盘惜售、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,这表明政策调控已进入“稳预期、优结构”的新阶段,重点从抑制房价过快转向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总体来看,无锡房价限涨令通过价格备案、供应管理、违规查处等组合拳,有效实现了“稳地价、稳房价、稳预期”的调控目标,为长三角同类城市提供了参考,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完善,无锡房地产市场或将向“供需平衡、价格合理、品质提升”的良性格局持续迈进。
相关问答FAQs
Q1:无锡房价限涨令中,新房备案价格涨幅5%的计算周期是如何规定的?
A1:无锡新房备案价格涨幅5%的计算周期为“自然年”,即房企在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申报的新房项目,其首期备案价与后续各期备案价的累计涨幅不得超过5%,若跨年申报,则按新自然年重新计算涨幅上限,但需确保整体价格水平与周边市场行情匹配,避免出现“年末集中涨价”现象。
Q2:限涨令实施后,无锡二手房价格是否也受到管控?
A2:无锡房价限涨令主要针对新建商品住宅的价格备案管理,二手房市场由市场供需自主调节,政府不直接设定价格涨幅上限,但政策通过稳定新房价格预期,间接影响二手房市场:新房限价减少了二手房“倒挂价差”(即二手房价格高于新房)现象,2022年无锡二手房价格指数与新房价格指数比值从1.1:1降至1.05:1;市场监管部门对二手房中介机构的挂牌价行为进行规范,要求不得哄抬价格、制造虚假信息,维护市场秩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