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上海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调控与市场供需的双重作用下,整体呈现“新房企稳微涨、二手房止跌趋缓”的态势,区域分化、产品差异仍是市场主要特征,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来看,5月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1%,同比上涨1.2%;二手房价格环比持平,同比下降2.8%,价格走势较此前几个月有所缓和,市场情绪逐步修复。
新房市场:供应放量带动成交回升,价格微涨
5月上海新房市场供应显著增加,房企推盘意愿有所提升,据上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,当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达128万平方米,环比增长32%,同比增长18%,主要集中在浦东、嘉定、青浦等供应大户,成交量方面,受“五一”假期促销及部分低总价项目入市带动,5月新房成交面积达105万平方米,环比增长15%,但同比仍下降8%,市场复苏节奏相对温和。
价格层面,新房均价为58200元/平方米,环比微涨0.1%,同比上涨1.2%,涨幅主要来自两个层面:一是核心区高端项目入市拉高整体均价,如黄浦区某豪宅项目成交均价达12万元/平方米,单月贡献成交面积5万平方米;二是远郊区域以价换量策略收窄,部分此前降价幅度较大的板块(如金山、崇明)价格止跌回升,带动新房价格指数上扬,从产品类型看,90-140平方米改善型产品成交占比达52%,环比提升5个百分点,成为市场主力。
区域表现上,核心区(黄浦、静安、徐汇、长宁)新房供应稀缺,成交均价稳定在8万元/平方米以上,环比持平;近郊(浦东、闵行、宝山)因配套成熟、供应充足,成交占比达45%,均价4.5万-6万元/平方米,环比微涨0.2%;远郊(松江、嘉定、青浦)依赖轨道交通和产业导入,均价3万-4万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其中嘉定新城因“嘉闵线”规划落地,成交量环比增长20%。
二手房市场:成交量回暖,价格筑底企稳
5月上海二手房市场延续3月以来的回暖势头,成交量显著回升,据链家研究院数据,当月二手房成交套数达1.8万套,环比增长22%,同比增长5%,为2023年3月以来单月最高成交水平,但距离2021年月均2.5万套的常态水平仍有差距,价格方面,5月二手房挂牌均价为52800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实际成交均价为50500元/平方米,环比微降0.5%,降幅较4月收窄1.2个百分点,价格筑底迹象明显。
从挂牌量看,5月全市二手房挂牌量达18万套,环比减少3%,连续两个月下降,部分业主因市场预期改善主动撤回低价房源,带动市场供需关系边际改善,成交结构上,总价300万-500万元的“刚需刚改”产品成交占比达58%,环比提升7个百分点,成为市场成交主力;而600万元以上的高端产品成交占比仅12%,环比持平,显示改善型需求释放仍偏谨慎。
区域分化在二手房市场更为显著:核心区(如黄浦、静安)因学区资源及稀缺性,价格环比微涨0.3%,其中老破小成交占比达65%;近郊(如闵行、浦东)配套完善的小区价格环比持平,而房龄超20年的老旧小区价格环比仍下降1%-2%;远郊(如奉贤、崇明)二手房去化周期超18个月,部分业主降价5%-10%加速出货,价格环比下降2%左右。
区域房价分化加剧:核心区抗跌,远郊承压
上海房价“核心-外围”分化趋势在5月进一步凸显,不同板块房价走势差异显著,下表为5月上海主要区域新房及二手房价格表现:
区域 | 新房均价(元/㎡) | 新房环比涨幅 | 二手房均价(元/㎡) | 二手房环比涨幅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黄浦区 | 115000 | +0.5% | 98000 | +0.3% |
静安区 | 105000 | +0.3% | 92000 | +0.2% |
浦东新区(核心) | 85000 | +0.2% | 75000 | +0.1% |
闵行区 | 62000 | +0.1% | 58000 | 0% |
嘉定区 | 45000 | 0% | 42000 | -0.8% |
松江区 | 38000 | -0.2% | 35000 | -1.5% |
奉贤区 | 28000 | -0.5% | 26000 | -2.0% |
从表中可见,核心区(黄浦、静安)及浦东内环板块凭借成熟的商业、教育、医疗配套,房价保持稳中有升;近郊(闵行、嘉定)因产业人口导入和轨道交通覆盖,房价相对稳定;而远郊(松江、奉贤)受库存高企、配套不足影响,房价仍面临下行压力。
影响因素分析:政策松绑与市场预期交织
5月上海房价走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
- 政策端持续优化:5月上海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,将“五大新城”人才购房门槛从“需缴纳社保或个税满5年”调整为“满3年”,并试点“以旧换新”支持政策,鼓励房企收购居民旧房置换新房,政策效果逐步显现。
- 供需关系边际改善:新房供应增加满足购房需求,二手房挂牌量减少缓解库存压力,叠加部分银行下调房贷利率(首套房利率降至LPR-45BP),购房成本降低,推动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入市。
- 市场预期修复:随着全国楼市政策宽松及一线城市“止跌回稳”信号明确,购房者观望情绪缓解,5月上海中原地产客户到访量环比增长30%,其中改善型客户占比提升至45%。
未来展望:企稳回升趋势确立,分化仍将持续
展望6月及下半年,上海楼市有望延续“企稳回升”态势,但区域和产品分化仍将延续,政策端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,如优化限购政策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等;随着经济复苏和居民收入预期改善,购房需求将逐步释放,尤其是核心区及近郊优质板块,预计全年上海新房价格将保持1%-2%的温和上涨,二手房价格逐步止跌,远郊区域仍需时间消化库存。
相关问答FAQs
Q1:5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显著回升,是否意味着市场已全面回暖?
A:5月二手房成交量回升主要源于政策松绑(如人才购房门槛降低、房贷利率下调)及前期积压需求的集中释放,尤其是300万-500万元的刚需刚改产品成交占比提升,但从价格看,二手房实际成交均价仍微降0.5%,且挂牌量仍处高位,市场观望情绪未完全消散,当前市场属于“阶段性回暖”,全面复苏仍需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及购房者信心进一步恢复。
Q2:上海哪些区域房价相对抗跌?未来哪些板块值得关注?
A:抗跌性较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三类:一是核心区(黄浦、静安),因其土地稀缺、配套成熟,房价具备较强支撑;二是近郊优质学区板块(如闵行七宝、浦东碧云),教育资源集聚吸引刚需购房;三是产业新城(如临港新片区、嘉定新城),依托产业集群和人口导入,长期价值凸显,未来建议关注轨交沿线(如12号线、13号线延伸段)及“五大新城”中规划能级较高的板块,如临港新片区、南大地区等,这些区域在政策支持下有望率先复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