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,当前全国房地产市场延续“弱复苏、分化显”的运行态势,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微涨,二三线城市则延续调整,市场对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下的理性回归预期进一步增强,具体来看,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有27个,比9月减少3个;二手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15个,比9月减少2个,价格总体呈现“小涨小跌、波动收窄”特征。
一线城市:政策效果显现,房价环比微涨
一线城市作为楼市“风向标”,在“认房不认贷”、降首付比例、降房贷利率等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下,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,10月份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1%,涨幅比9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其中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分别上涨0.4%、0.3%、0.1%和0.1%;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2%,涨幅比9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北京、上海分别上涨0.5%和0.3%,广州、深圳持平,从成交量看,10月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12%,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长8%,均连续3个月正增长,但房价涨幅仍较为温和,显示市场以“量增价稳”为主。
分析人士指出,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因产业、教育、医疗等资源集聚,对刚需及改善型需求仍具较强吸引力,政策放松后,前期积压的购房需求逐步释放,但房价大幅上涨动力不足,更多体现为结构性修复,例如北京核心学区房、上海滨江豪宅等优质房源价格小幅上行,而远郊区域房价仍承压。
二三线城市:分化加剧,部分城市调整压力仍存
二三线城市楼市表现差异显著,核心二线城市凭借人口流入、产业支撑等优势,房价相对坚挺,而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则面临库存高企、需求不足的挑战,10月份,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,二手住宅环比下降0.2%;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下降0.3%,降幅与9月持平。
具体来看,杭州、成都、西安等新一线及强二线城市,因人才政策落地、城市更新推进等因素,新房市场去化率保持在60%以上,部分热门楼盘甚至触发“摇号”,房价环比微涨0.1%-0.2%;而沈阳、长春、石家庄等东北及中部城市,受人口外流、经济增速放缓影响,新房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,房企以价换量现象普遍,房价环比降幅达0.4%-0.6%,二手房市场分化更明显,杭州、成都等城市挂牌量同比增加15%,但核心区域房源因稀缺性价格仍稳,而部分三四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20%以上,业主降价抛售现象增多,整体价格下行压力较大。
政策持续发力,“保交楼”稳定市场预期
各地因城施策力度进一步加大,重点围绕“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”“保交楼、稳民生”两大核心,10月以来,天津、重庆、南京等城市优化限购政策,将非本地户籍购房社保缴纳年限从“2-5年”降至“1-2年”;长沙、武汉等城市提高多孩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,最高可贷额度上浮30%;央行三季度例会强调“加大住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”,预计四季度降准、降息概率仍存,市场流动性有望进一步宽松。
“保交楼”方面,截至10月底,全国已实现“保交楼”项目交付超300万套,资金支持规模达2000亿元,郑州、沈阳等首批“保交楼”借款支持城市项目交付率超80%,随着烂尾楼风险逐步化解,购房者对期房交付的担忧缓解,市场信心有所修复,10月全国期房销售面积占比回升至35%,较6月低点提高10个百分点。
市场新特征:改善型需求主导,二手房挂牌量高位运行
当前楼市需求结构正发生变化,改善型住房需求成为市场主力,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,10月全国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加18%,卖一买一”的改善型交易占比达45%,较2021年提升12个百分点,从户型看,12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房源成交占比增长至28%,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占比降至35%,反映出居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提升。
二手房挂牌量持续高位也带来价格下行压力,部分城市业主为加速出售,主动降价5%-10%,例如北京部分郊区二手房挂牌价较年初下降7%,成都近郊学区房降价幅度达8%-12%,对此,业内人士认为,二手房“以价换量”是市场出清的必然过程,随着政策效果累积,预计四季度部分城市房价将逐步趋稳。
2023年10月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变动表
城市 | 环比涨跌幅(%) | 同比涨跌幅(%) | 主要特点 |
---|---|---|---|
北京 | 4 | 2 | 核心区域学区房价格坚挺 |
上海 | 3 | 8 | 滨江豪宅成交活跃,远郊承压 |
广州 | 1 | -0.3 | 中心区微涨,外围区降价 |
深圳 | 1 | -0.5 | 二手房议价空间加大 |
杭州 | 2 | 1 | 新房摇号热度高,改善需求主导 |
成都 | 1 | 5 | 核心区房价稳,近郊分化 |
沈阳 | -0.4 | -3.2 | 新房以价换量,库存压力大 |
重庆 | -0.3 | -2.1 | 高位盘整,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|
相关问答FAQs
Q1:现在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?刚需和改善型需求该如何选择?
A:当前楼市政策处于宽松期,刚需购房者可关注自身需求,若婚房、子女入学等需求迫切,可选择核心区域配套成熟的小户型,把握利率下行带来的成本降低;改善型购房者可重点考察“卖一买一”置换链条,优先选择交通便利、学区优质、户型合理的大户型房源,同时关注“保交楼”进展较好的期房项目,降低交付风险,建议结合城市发展规划选择区域,例如人口持续流入的核心二线城市,长期持有价值更高。
Q2:房价会大跌吗?未来半年走势如何?
A:从政策导向看,“房住不炒”仍是底线,中央多次强调“防止市场大起大落”,因此房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,短期来看,四季度随着各地政策进一步落地、信贷环境宽松,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房价有望企稳回升,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可能延续“稳中有降”态势,但整体跌幅将逐步收窄,中长期看,人口结构、产业支撑将成为房价分化的核心因素,城市群核心城市房价更具韧性,而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城市将面临调整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