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,朔州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“稳中有升”的运行态势,房价在全国三四线城市普遍回暖的大背景下,保持温和增长,区域分化特征逐步显现,作为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型城市,朔州房价的走势既受到全国性政策调控的影响,也与本地经济结构、人口流动及供需关系密切相关。

朔州房价2017

从全年均价来看,2017年朔州主城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约为4200-4500元/平方米,较2016年的4000元/平方米左右上涨约5%-8%,涨幅低于全国三四线城市平均水平,价格波动呈现“前稳后升”的特点,上半年受全国楼市调控政策加码影响,市场观望情绪较浓,房价基本持平;下半年随着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的推进,本地刚需及改善型需求集中释放,房价出现小幅上扬,尤其是四季度均价环比涨幅达到3%左右。

区域分化是2017年朔州房价的显著特征,从各区域表现来看,朔城区作为传统市中心,配套成熟、教育资源集中,房价领跑全市,均价普遍在4800-5500元/平方米,其中老城区因居住密度高、房源老旧,均价约4800元/平方米,而新建小区集中的南部新城(如万通源、鑫悦华庭等项目)因环境较好、户型新颖,均价突破5500元/平方米;平鲁区作为矿区,受煤炭行业波动影响较大,房价相对较低,均价约3200-3800元/平方米,且市场以刚性需求为主,改善型需求较少;山阴县、怀仁县(2019年撤县设市)作为县域经济强县,房价与主城区差距逐步缩小,山阴县均价约3500-4000元/平方米,怀仁县因靠近大同且工业基础较好,均价达到4000-4500元/平方米,部分优质项目甚至接近5000元/平方米。

从供需关系来看,2017年朔州商品房供应量保持平稳,全年新增供应面积约120万平方米,与2016年基本持平;需求端则受棚改政策显著带动,全市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超过60%,直接释放约5000套住房需求,叠加本地婚房、改善型需求,全年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长约15%,供需平衡略有偏紧,支撑房价温和上涨,土地市场方面,2017年朔州主城区共成交居住用地约5宗,平均楼面价约1800元/平方米,较2016年上涨10%,土地成本的小幅增加也对房价形成间接支撑。

朔州房价2017

从影响因素分析,政策层面,山西省“去库存”政策持续发力,棚改货币化安置、购房补贴等措施有效激活了本地需求;经济层面,2017年朔州煤炭行业回暖,GDP增速达到6.5%,居民收入稳步提升,购房能力增强;市场预期层面,随着全国楼市回暖,购房者对本地房价上涨预期增强,入市积极性提高,但需注意的是,朔州作为人口净流出城市(常住人口年均减少约0.5%),长期需求支撑有限,房价上涨缺乏持续动力,市场整体仍以“自住为主、投资为辅”的特征。

2017年朔州各区域商品住宅均价对比表

区域 2017年均价(元/㎡) 环比涨幅(%) 同比涨幅(%) 主要特征
朔城区 4800-5500 +3~5 +6~8 配套成熟,价格领跑,南部新城较高
平鲁区 3200-3800 +1~2 +2~3 矿区为主,刚需支撑,价格较低
山阴县 3500-4000 +2~3 +3~4 县域经济较好,刚需为主
怀仁县 4000-4500 +3~4 +5~6 靠近大同,工业较强,价格接近主城区

相关问答FAQs

Q1:2017年朔州房价涨幅温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A:2017年朔州房价涨幅温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制约:一是人口外流趋势明显,城市常住人口持续减少,长期需求基础薄弱;二是经济结构单一,过度依赖煤炭产业,居民收入增长有限,购房能力提升空间不大;三是政策调控下,全国楼市“房住不炒”基调明确,投资投机需求被抑制,市场以自住需求为主,难以出现大幅波动,本地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约12个月,供需基本平衡,也避免了房价过快上涨。

Q2:与周边大同、太原相比,2017年朔州房价处于什么水平?
A:2017年,太原作为山西省会,房价处于全省领先水平,主城区均价约8000-10000元/平方米,是朔州的2倍左右;大同作为毗邻朔州的地级市,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均大于朔州,主城区均价约5000-6000元/平方米,仍高于朔州约20%,朔州房价相对较低,主要因城市能级、基础设施、商业配套及人口吸引力较弱,在晋北地区属于价格洼地,但这也使其对本地刚需群体的购买压力较小,市场稳定性较强。

朔州房价2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