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4月,上海房地产市场在政策优化与供需博弈中呈现“量升价稳”的态势,整体来看,新房价格环比微跌0.3%,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回升15.2%,市场分化特征显著:核心区价格坚挺,郊区承压明显;刚需产品成交活跃,改善型豪宅去化分化,这一表现既受“认房不认贷”政策效应延续、首付比例下调等利好刺激,也反映出购房者对市场预期的谨慎观望。

上海四月房价

新房市场:供应放量成交回升,价格结构性微调

4月上海新房市场供应量显著增加,全市新增供应面积达158.3万平方米,环比增长28.6%,主要来自浦东、青浦、嘉定等区域,成交量方面,新房成交120.5万平方米,环比上升12.3%,但同比下降5.7%,显示市场复苏动能仍需巩固,价格方面,新房均价为62345元/平方米,环比微跌0.3%,跌幅较3月收窄0.5个百分点,结构性调整特征明显——刚需户型(90平方米以下)成交占比升至42%,均价5.8万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1.2%;而改善型户型(140平方米以上)成交占比28%,均价7.5万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1.8%,部分远郊项目为去化以价换量,拉低整体均价。

从项目表现看,浦东前滩、徐汇滨江等核心区域的豪宅项目去化率超80%,支撑高端市场韧性;而奉贤、金山等郊区的新房项目去化率不足40%,部分项目推出“首付分期”“总价补贴”等促销措施,成交均价环比下跌2%-3%,房企推盘节奏加快,4月TOP10房企新增供应占比达45%,但资金压力下,多数企业以“快周转”为目标,定价更趋务实。

二手房市场:成交量价回暖,挂牌量创新高引发博弈

4月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明显活跃,全市成交套数为1.8万套,环比增长15.2%,同比转正(增长3.5%),为近7个月单月最高成交量,价格方面,二手房挂牌均价为56890元/平方米,环比微跌0.4%,但实际成交均价(剔除法拍房等)为55230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0.8%,显示“以价换量”策略下,议价空间收窄。

从区域看,内环内二手房成交占比35%,均价8.2万元/平方米,环比上涨1.5%,其中静安、黄浦的老破小“学区房”成交活跃,部分优质房源挂牌后1周内成交;中外环间成交占比42%,均价6.5万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闵行、宝山等区域的次新房受刚需青睐;外环外成交占比23%,均价4.2万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1.2%,青浦、松江的部分远郊区域挂牌量激增,但买家观望情绪浓厚,成交周期拉长至3-6个月。

值得注意的是,4月二手房挂牌量达18.6万套,创历史新高,较2023年同期增长22.3%,挂牌量激增一方面源于改善型业主置换需求释放(“卖一买一”占比达45%),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部分业主对后市预期转弱,选择“降价跑量”,数据显示,当前二手房平均议价率为4.2%,较3月扩大0.7个百分点,其中郊区房源议价率可达6%-8%,而核心区优质房源议价率不足2%。

上海四月房价

区域分化:核心区“量价齐升”,郊区“量降价滞”

上海房价的区域分化在4月进一步加剧,核心区与郊区的市场热度、价格走势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,以下为典型区域表现:

区域 新房均价(元/㎡) 环比变化 二手房均价(元/㎡) 环比变化 成交量(套) 环比变化
静安区(内环内) 125000 +0.8% 118000 +1.2% 420 +18.3%
浦东新区(前滩) 145000 +1.5% 138000 +1.8% 280 +22.5%
闵行区(中环外) 75000 -0.2% 72000 0% 650 +10.7%
嘉定区(外环外) 48000 -1.0% 46000 -1.5% 380 +5.2%
奉贤区(远郊) 38000 -2.3% 36000 -2.8% 210 -8.7%

核心区(如静安、黄浦、徐汇)凭借成熟的商业、教育、医疗配套,叠加土地稀缺性,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均保持上涨,且成交活跃度提升,静安区某百年学区房挂牌3天后即成交,较挂牌价溢价2%,而郊区(如奉贤、金山)受产业配套不足、通勤距离远等因素影响,新房去化压力较大,部分项目以“工抵房”“特价房”形式促销,价格下跌带动二手房业主跟风降价,但买家仍持观望态度,导致“量降价滞”。

政策与市场情绪:政策托底效果显现,购房者预期分化

4月上海楼市政策环境持续宽松,“认房不认贷”政策实施满6个月后,改善型需求进一步释放,4月改善型二手房成交占比达48%,较3月提升5个百分点,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%、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5%,以及普宅标准调整(内环内总价上限从750万上调至820万)等政策,降低了购房门槛,刺激了刚需和改善入市。

市场情绪呈现“谨慎乐观”分化:首次购房者对政策敏感度高,4月首套房成交占比55%,环比上升8个百分点,部分购房者表示“政策叠加开发商优惠,是入手良机”;而高总价改善型购房者更关注房产品质和长期价值,对郊区配套不足的房源仍持观望态度,从房企端看,资金压力下,多数企业采取“以价换量”策略,4月新房折扣率达12.3%,创近一年新高,其中郊区项目折扣率超15%。

未来展望:短期趋稳,长期看人口与产业支撑

展望未来,上海楼市或延续“量稳价分化”格局,短期看,政策宽松效果仍将持续释放,5月房企推盘意愿较强,市场成交量有望保持平稳,但价格大幅上涨动力不足,核心区优质房产将具备较强抗跌性,郊区需警惕“以价换量”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,长期看,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,人口持续导入(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12.6万)、产业升级(五大新城建设提速)将为楼市提供基本面支撑,尤其是产城融合度高的新城(如嘉定、松江),配套完善后房价有望企稳回升。

上海四月房价

相关问答FAQs

Q1:上海四月房价下跌是否意味着楼市进入下行周期?
A:并非如此,4月上海房价“微跌”主要是结构性调整,而非趋势性下行,从数据看,新房价格环比跌幅收窄(0.3%),二手房成交量同比转正(+3.5%),且核心区价格仍在上涨,显示政策托底效果显现,市场处于“筑底企稳”阶段,当前下跌主要集中在郊区部分库存较高区域,核心区和优质房源仍具备较强韧性,整体未进入下行周期。

Q2:哪些区域的房产在四月表现相对抗跌?为什么?
A:核心区(静安、黄浦、徐汇)和中外环优质学区房、次新房表现相对抗跌,核心区因土地稀缺、配套成熟,供需关系紧张,且高净值人群购买力强,价格支撑力足;中外环优质学区房(如闵行七宝、浦东碧云)依托教育资源,刚需需求稳定,成交活跃;次新房(房龄5年内)因产品设计新、社区品质好,受改善型买家青睐,价格波动较小,相比之下,远郊区域因产业配套不足、通勤成本高,抗跌性较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