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,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“前低后高、温和复苏、分化加剧”的运行态势,房价涨跌情况因城市能级、区域位置、市场供需等因素差异显著,从全年数据来看,全国房价整体涨幅有限,部分热点城市出现阶段性回升,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仍面临调整压力,以下从全国整体、区域分化、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。
全国房价整体涨幅:温和回升,结构性特征突出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显示,全年新房价格同比涨幅由1月的-0.3%逐步收窄至12月的0.2%,二手房价格同比在3月由负转正后,全年涨幅维持在0.5%左右,从绝对值看,2023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为10142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2.3%,但这一涨幅较2021年的2.4%基本持平,较2020年的5.9%明显收窄,反映出市场仍处于“弱复苏”阶段。
分季度看,一季度受春节假期及前期政策效果滞后影响,房价延续下跌趋势;二季度起,各地优化限购、降低首付比例、下调房贷利率等政策密集出台,叠加“保交楼”项目推进,市场信心逐步修复,房价跌幅收窄;四季度随着“认房不认贷”等政策落地,部分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成交量短期回暖,带动房价环比转正。
区域分化:一线城市领涨,三四线承压
2023年房价最显著的特征是“分化加剧”,不同能级城市房价走势截然不同,一线城市凭借强大的产业支撑、人口流入及优质资源,房价表现相对坚挺;二线城市内部出现“热点城市与普通城市”的分化;三四线城市则因人口流出、库存高企,多数城市房价仍处于下行通道。
(一)一线城市:同比涨幅由负转正,核心区域领涨
2023年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0.4%,较2022年下降1.3%明显回升;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1.4%,涨幅居各能级城市首位,北京、上海新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.5%、3.1%,深圳、广州分别上涨1.2%、0.8%;二手房中,北京同比上涨3.8%,上海上涨2.9%,涨幅领先,从区域看,一线城市核心地段(如北京海淀、上海浦东、深圳南山)由于稀缺性突出,房价涨幅普遍超过5%,而远郊区县涨幅相对有限。
(二)二线城市:涨跌互现,热点城市结构性回暖
35个二线城市中,2023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0.3%,但内部分化明显,杭州、成都、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及长三角、珠三角核心二线城市(如苏州、宁波)受益于产业升级和人口流入,房价同比上涨1%-3%;而部分中西部及东北二线城市(如哈尔滨、沈阳、石家庄)因经济动能偏弱、人口外流,房价同比下跌2%-5%,二手房市场分化更显著,杭州、成都等城市二手房同比上涨2%-4%,而太原、长春等城市则下跌超过6%。
(三)三线及以下城市:多数下跌,库存压力仍大
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1.8%,降幅较2022年扩大0.5个百分点,人口净流出城市(如鹤岗、阜新)及资源型城市(如唐山、邯郸)房价同比跌幅普遍超过5%,部分城市甚至出现“万元房”减少、“低价房”占比提升的现象,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更为冷清,同比下跌2.5%,部分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,导致“有价无市”问题突出。
影响房价涨跌的核心因素
2023年房价走势是政策、供需、经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(一)政策端:从“防过热”到“防风险”,政策力度持续加码
2023年房地产政策以“稳市场、防风险”为核心,全国超300个城市出台优化政策超千条,包括放松限购(如一线城市“认房不认贷”)、降低首付比例(首套房最低降至20%)、下调房贷利率(首套房利率下限降至3.8%)、推进“保交楼”等,政策效果在热点城市显现明显,但三四线城市因需求透支严重,政策刺激效果有限。
(二)供需关系:核心城市供给偏紧,三四线库存高企
一线城市由于土地供应严格控制,新房库存处于低位(如上海、深圳去化周期不足10个月),叠加人口持续流入,供需关系紧张支撑房价;二线城市中,杭州、成都等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活跃,优质项目去化较快,而普通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,供大于求导致价格承压;三四线城市过去几年大规模开发,库存量高,加之人口流出,需求端持续萎缩,房价下行压力难解。
(三)经济与预期:居民收入修复缓慢,购房信心仍待提振
2023年经济虽持续恢复,但居民收入预期尚未完全回暖,叠加就业压力,部分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,央行调查数据显示,2023年四季度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61.8%,倾向于“更多投资”的占15.5%,而倾向于“更多消费”的仅占18.8%,反映出居民风险偏好仍低,购房意愿不足。
2023年中国房价整体呈现“温和复苏、深度分化”的格局,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在政策支持和供需改善下房价稳中有升,而多数三四线城市因需求不足、库存高企仍面临调整,全年房价涨幅有限,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从“高速增长”向“平稳发展”转型的趋势未变,未来市场或将延续“强者恒强、弱者愈弱”的分化态势,城市基本面和政策效果将成为决定房价走势的关键。
相关问答FAQs
Q1:2023年房价涨幅最大的城市有哪些?原因是什么?
A:2023年房价涨幅较大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及长三角、珠三角核心二线城市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2.5%、3.1%、1.2%、0.8%;杭州、成都、宁波等二线城市同比涨幅在2%-3%之间,主要原因包括:一是这些城市产业基础雄厚,人口持续流入,住房需求刚性较强;二是土地供应稀缺,尤其是核心区域优质项目供不应求;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大,如“认房不认贷”降低了购房门槛,刺激了改善性需求释放。
Q2:2024年房价会继续上涨吗?哪些城市更有可能上涨?
A:2024年房价整体预计将保持“稳中有升、分化延续”的态势,大幅普涨的可能性较低,从城市看,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(如杭州、南京、苏州)由于经济基本面好、人口流入稳定、政策空间充足,房价仍有小幅上涨动力;部分中西部及东北二线城市、三四线城市则可能因库存高企、人口流出,房价延续调整,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,商品房市场将更注重“房住不炒”,房价涨幅将受到严格调控,市场将逐步向“平稳健康”方向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