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“企稳修复但分化加剧”的态势,不同能级城市、新房与二手房市场表现差异显著,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,4月份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.3%,跌幅较3月收窄0.2个百分点;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..4%,跌幅与3月持平,显示市场底部特征明显,但修复动能仍显不足。

四月房价

整体走势:环比跌幅收窄,同比延续下行

4月份,70城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8个,比3月减少5个;持平的城市有11个,增加3个;上涨的城市有21个,增加2个,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2%,涨幅较3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成为市场“压舱石”;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.3%,跌幅较3月收窄0.1个百分点;三线城市环比下跌0.4%,跌幅与3月持平,同比来看,70城新房价格同比下降2.3%,降幅较3月扩大0.3个百分点;二手房同比下降3.4%,降幅扩大0.2个百分点,表明价格下行压力尚未完全缓解。

二手房市场表现弱于新房,4月份环比下降的城市有53个,比3月减少2个,其中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连续5个月下跌,跌幅达0.5%,反映出购房者对二手房的观望情绪仍较浓厚。

区域分化:一线城市领涨,三四线承压

从区域看,东部、中部、西部、东北地区房价走势分化明显,东部沿海城市如上海、杭州、宁波等受产业和人口支撑,新房价格环比涨幅居前,其中上海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5%,为70城中最高;中部地区武汉、长沙等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提升,新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,但三四线城市如洛阳、宜昌等仍面临库存高企、需求不足的压力,价格延续跌势。

东北地区整体表现疲软,4月份沈阳、大连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均超过0.5%,且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,部分区域“以价换量”现象普遍,以下是不同等级城市4月份房价表现对比:

四月房价

城市等级 新房价格环比涨幅 新房价格同比涨幅 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 二手房价格同比涨幅
一线城市 2% 5% -0.1% -1.2%
二线城市 -0.3% -0.8% -0.5% -2.1%
三线城市 -0.4% -1.5% -0.5% -3.3%

影响因素:政策松绑与需求释放博弈

4月份房价走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

  1. 政策持续加码:多地因城施策优化调控,如北京、上海降低首付比例至20%,广州、深圳取消郊区限购,郑州、长沙等城市发放购房补贴,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4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超60次,创年内新高,政策效应逐步显现,尤其对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刚需、改善型需求形成支撑。
  2. 供应结构改善:房企推货节奏加快,4月份全国100城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环比增长15%,其中一线城市供应量增长30%,优质项目入市带动购房者入市积极性提升。
  3. 购房者预期仍偏弱:尽管政策利好频出,但部分购房者对房价下行的担忧未消,二手房挂牌量持续高位(4月全国主要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同比增长20%),导致“买涨不买跌”心理抑制需求释放。

未来展望:修复节奏分化,政策或继续发力

展望后续,房地产市场或呈现“温和修复、结构分化”的格局,一线城市由于产业基础雄厚、人口流入持续,房价有望保持小幅上涨;二线城市中,核心都市圈(如长三角、珠三角)的市场热度将高于普通城市;三四线城市则面临库存去化和人口流出的双重压力,价格调整仍需时间。

政策层面,预计各地将进一步优化限购、限贷政策,降低购房成本,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若宏观经济持续回暖,居民收入预期改善,楼市信心有望逐步修复,但全年价格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低。

相关问答FAQs

Q1:四月房价环比跌幅收窄是否意味着楼市已触底反弹?
A1:4月房价环比跌幅收窄主要是政策松绑和短期供应增加的结果,但并不意味着楼市已触底反弹,二手房价格仍在下跌,且同比降幅扩大,反映市场整体需求仍显不足;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、购房者预期偏弱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,当前市场更接近“筑底阶段”,全面反弹仍需宏观经济和居民预期的进一步改善。

四月房价

Q2:当前购房者应该何时入市?是“抄底”还是继续观望?
A2:购房决策应结合自身需求、城市能级和财务状况综合判断,对于一线城市和核心二城市的刚需、改善型购房者,若符合政策条件(如首付比例、利率优惠),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优质项目入市,但需避免盲目追高;对于三四线城市购房者,建议优先关注库存较低、人口流入的区域,或继续观望,等待政策进一步落地和市场企稳信号,整体而言,“抄底”需谨慎,优先满足自住需求更为理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