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以来,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持续发力和市场自我调整中呈现“整体企稳、区域分化”的格局,随着各地优化限购、降低首付比例、下调房贷利率等政策密集出台,房价走势逐步趋稳,但不同能级城市、不同区域间的分化依然显著,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较年初增加12个,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增加8个,市场信心正逐步修复。
一线城市作为市场“风向标”,房价率先企稳回升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8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.3%、0.2%、0.1%和0.4%,其中深圳涨幅居前,主要受益于核心区域改善型需求释放及优质新盘入市,二手房市场同样活跃,北京链家数据显示,8月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15%,价格止跌微涨0.2%,学区房及地铁房受关注度较高,上海中原地产指出,核心区“老破小”及次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3%-0.5%,而远郊区域仍以价换量,价格持平。
二线城市表现分化明显,核心二线如杭州、成都、南京等依托产业和人口优势,房价保持韧性,杭州8月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.3%,主要得益于亚运会后城市配套升级及新兴板块需求释放;成都因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产业带动,人才净流入量居全国前列,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2%,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18%,而部分三四线卫星城如东莞、佛山,受外溢需求减弱影响,价格环比下跌0.2%-0.3%,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如潍坊、洛阳,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,开发商以价换量现象普遍,房价环比跌幅达0.5%左右。
政策效果是房价企稳的关键因素,2024年以来,全国已有超百城调整限购政策,其中南京、苏州等二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,一线城市也优化了非本地户籍购房门槛,如北京将社保缴纳要求从“5年”调整为“3年”,房贷利率方面,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降至3.4%,多地银行执行“LPR-50BP”优惠,购房成本降至历史低位。“保交楼”项目持续推进,8月全国已交付保交楼项目超300个,有效缓解了购房者对期房风险的担忧。
区域间房价走势差异显著,长三角地区受益于经济活力和人口流入,整体房价表现坚挺,上海、杭州、宁波等城市环比涨幅均超0.2%;珠三角地区深圳、广州领涨,但东莞、惠州等外围城市仍面临调整压力;京津冀地区北京、天津房价企稳,石家庄、唐山等三四线城市环比下跌0.3%-0.4%;中西部地区武汉、长沙等核心城市房价微涨,而部分资源型城市如邯郸、包头去化困难,价格延续下行趋势。
主要城市2024年8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变化
城市 | 环涨跌幅(%) | 同比涨跌幅(%) | 主要影响因素 |
---|---|---|---|
北京 | +0.3 | +1.2 | 核心区改善需求释放 |
上海 | +0.2 | +0.8 | 优质新盘入市,配套升级 |
深圳 | +0.4 | +1.5 | 科技产业支撑,高端需求活跃 |
广州 | +0.1 | +0.5 | 外围区域以价换量 |
杭州 | +0.3 | +2.1 | 亚运效应,新兴板块需求 |
成都 | +0.2 | +1.8 | 产业人口流入,政策支持 |
东莞 | -0.2 | -1.3 | 外溢需求减弱,库存较高 |
洛阳 | -0.5 | -3.2 | 去化周期长,促销力度大 |
总体来看,2024年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从“快速调整”到“筑底企稳”的关键阶段,政策“托底”效果逐步显现,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房价率先回暖,但三四线城市及库存高压区域仍面临调整压力,随着宏观经济持续修复及政策效果进一步释放,房价分化态势或将延续,市场将逐步向“总量平稳、结构优化”的新格局过渡。
FAQs
问:当前是刚需购房者入市的好时机吗?
答: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,当前部分城市已具备入市条件,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政策宽松、房贷利率低位,且房价趋稳,自住需求可重点关注配套成熟、交通便利的房源,但需注意,三四线城市房价仍有下行风险,若非当地工作生活刚需,建议谨慎选择,购房者应结合自身经济实力,优先选择现房或保交楼项目,降低期房风险。
问:未来一年房价会大幅下跌吗?
答: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,从政策层面看,“房住不炒”定位下,政策以“稳”为主,既不会刺激房价过快上涨,也不会允许系统性风险,限购松绑、利率下调等政策将有效支撑市场,从供需关系看,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,住房需求仍存,而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虽大,但地方政府通过棚改货币化安置、人才引进等政策也在积极去化,房价大概率延续“稳中有降、分化调整”的态势,整体波动幅度可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