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,杭州房地产市场在全国楼市调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,经历了从调整到逐步企稳的过程,这一年,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、政策调控不松绑及市场供需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,杭州房价整体呈现“前低后高、震荡筑底”的走势,区域分化特征也开始显现。
从政策环境来看,2012年中央延续“房地产调控不放松”的主基调,年初,“新国八条”细则落地,各地严格执行限购、限贷政策,杭州作为重点调控城市,限购范围覆盖全市,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%、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60%,利率普遍上浮,尽管年中部分城市出现微调信号,但杭州并未出台实质性放松政策,信贷环境整体偏紧,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投机性需求,市场观望情绪浓厚。
全年房价走势可按季度分为两个阶段,上半年延续2011年的调整态势,房价环比持续下跌,据杭州市透明售房网数据,一季度杭州主城区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约为15000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2.3%;二季度进一步下探至14800元/平方米,环比跌幅1.3%,部分远郊板块甚至出现“万元盘”,进入下半年,随着开发商以价换量策略的推进及购房者预期的逐步修复,市场出现回暖迹象,三季度成交量环比增长约20%,房价止跌企稳,均价回升至15000元/平方米;四季度在“金九银十”传统旺季带动下,成交进一步放量,均价小幅上涨至15200元/平方米,全年整体跌幅收窄至3%左右。
区域分化成为2012年杭州楼市最显著的特征,核心板块如西湖区、拱墅区(运河沿岸)凭借优质教育资源、商业配套及稀缺景观资源,房价表现相对抗跌,部分次新小区二手房价格甚至逆势上涨2%-3%;而余杭未来科技城、下沙大学城等新兴板块因供应量集中(全年新增供应占比超40%)、配套尚不完善,房价调整幅度较大,部分区域跌幅达5%-8%;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因工业用地占比高、居住氛围较弱,房价持续承压,全年均价维持在12000元/平方米左右,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
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,2012年杭州商品房供应量达1200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5%,而成交量仅950万平方米,供需失衡导致库存去化周期从年初的8个月延长至10个月,开发商资金压力加大,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加速回款,需求端则呈现“刚需主导、改善观望”的特点,90-120平方米刚需户型成交占比达65%,而改善型需求受限于二套房高首付及利率政策,入市意愿低迷。
从长期来看,2012年杭州房价的调整也是市场自我修复的过程,尽管短期承压,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及杭州“城市东扩、旅游西进”战略的深化,核心区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支撑房价长期价值,为2013年市场回暖奠定了基础。
FAQs
-
2012年杭州房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
主要原因有三:一是中央及地方持续严格的调控政策(限购、限贷)抑制了投资投机需求;二是2012年杭州商品房供应量同比增长15%,供大于求导致库存积压;三是宏观经济增速放缓,购房者收入预期下降,观望情绪浓厚,开发商为加速回款不得不降价促销。 -
2012年杭州不同区域房价为何出现明显分化?
区域分化核心在于资源禀赋和配套成熟度差异,核心城区(如西湖区、拱墅区)拥有成熟的商业、教育、医疗及景观资源,土地稀缺性高,刚需及改善需求稳定,房价抗跌性强;远郊及新兴板块(如余杭未来科技城、下沙)因配套滞后、供应量大,主要依赖刚需及投资需求,在市场调整中更易受冲击,房价跌幅更大;而萧山部分区域因产业定位(工业为主)及居住氛围不足,房价长期处于洼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