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核心城市,其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区域经济的重要风向标,2023年7月,成都房价在多重因素交织下呈现出“整体稳中有降、区域分化加剧”的特点,市场情绪延续谨慎态势,供需两端均面临一定调整压力,以下从新房、二手房市场表现、区域差异、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展开分析。

成都7月房价

新房市场:价格稳中趋降,区域分化显著

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监测,2023年7月成都新建商品住宅均价约16982元/㎡,环比微跌0.3%,同比下跌2.1%;成交面积约185万平方米,环比下降12.5%,同比下降18.3%,从供应端看,7月成都新房供应套数约2.1万套,环比增加8.3%,但开发商推盘节奏更趋理性,以去化为导向的高性价比项目占比提升。

区域表现差异明显,核心区域价格相对坚挺,近郊及远郊承压较大,主城区(锦江、青羊、武侯、金牛、成华)均价约22356元/㎡,环比持平,同比微跌1.2%,其中锦江区“攀成钢”板块、青羊区“外光华”板块等优质地段项目凭借稀缺配套和品牌房企加持,价格仍保持稳定;近郊区(高新南区、天府新区、双流、郫都、龙泉驿、新都、温江)均价约15673元/㎡,环比下跌0.5%,同比下跌3.4%,其中天府新区部分新兴板块因配套尚在完善,去化周期拉长至18个月,房企以“降价+折扣”促销为主;远郊区(简阳、金堂、大邑等)均价约11235元/㎡,环比下跌1.2%,同比下跌5.7%,库存压力下,部分项目单价已跌破万元,但购房者观望情绪仍浓。

从产品类型看,改善型需求占比持续提升,7月120㎡以上户型成交占比达45%,环比增加3个百分点,而90㎡以下刚需户型成交占比降至38%,房企加速向“大平层、洋房、低密住宅”等改善产品转型。

区域 均价(元/㎡) 环比涨跌幅 同比涨跌幅 代表板块
主城区 22356 0% -1.2% 攀成钢、金融城、外光华
高新南区 19876 -0.3% -2.5% 中和、新川
天府新区 17543 -0.7% -4.1% 天府总部商务区、科学城
双流区 16235 -0.5% -3.8% 航空港、东升
郫都区 14567 -0.8% -5.2% 菁蓉镇、犀浦
远郊区(简阳) 10892 -1.5% -6.3% 简阳新城、空港新城

二手房市场:挂牌量激增,议价空间扩大

7月成都二手房市场延续“量价齐跌”态势,据贝壳研究院数据,全市二手房挂牌量约18.7万套,环比增加5.2%,同比增加28.6,创历史新高;成交面积约128万平方米,环比下降15.7%,同比下降22.4%;挂牌均价约15543元/㎡,环比下跌0.8%,同比下跌3.5%。

区域分化更甚于新房,主城区二手房价格相对抗跌,优质学区房、地铁房仍受追捧,如青羊区“泡桐树小学”周边房源挂牌价达3.5万+/㎡,环比持平;而近郊区二手房挂牌量激增,如双流区、郫都区挂牌量环比分别增加8.3%、7.6%,部分房源议价空间已达8%-10%,即挂牌价100万的房源,实际成交价可能低至90万-92万。

成都7月房价

从房源类型看,房龄10年以内的次新房成交占比约42%,环比增加2个百分点,而20年以上老房源成交占比降至25%,购房者更倾向于选择“房龄新、配套全”的次新小区,法拍房市场热度攀升,7月成都法拍房成交面积约15.2万平方米,环比增加18.9%,成交均价较市场价低15%-20%,成为部分购房者的“捡漏”选择。

房价影响因素:政策、供需与预期的博弈

7月成都房价走势是政策调控、市场供需及购房者预期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政策层面,成都虽未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,但“保交楼”持续推进,7月全市完成交付项目23个,涉及房源1.8万套,缓解了部分购房者对期房交付风险的担忧;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4.0%的历史低位,首付比例降至20%,政策宽松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形成一定支撑,但市场信心恢复仍需时间。

供需层面,供应端,7月新房供应量环比增加,但开发商资金压力仍存,以价换量成为主要策略,近郊部分项目单价降幅达500-1000元/㎡;需求端,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,据成都住房租赁协会调研,仅32%的购房者认为“现在是买房好时机”,较6月下降5个百分点,叠加部分城市“断供”案例的负面影响,购房者对房价下行预期强化,导致“买涨不买跌”心理加剧。

预期层面,经济复苏节奏、就业市场稳定性及居民收入预期是影响购房决策的关键因素,7月成都城镇调查失业率5.8%,虽较6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但仍高于去年同期,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偏谨慎;二手房挂牌量激增加剧了“房价下跌”的预期,形成“挂牌量增加→价格下跌→观望情绪加重”的循环。

成都7月房价

市场特点与未来展望

7月成都房地产市场呈现三大特点:一是改善型需求主导,120㎡以上户型成交占比超四成,房企加速布局改善产品;二是区域分化加剧,核心区域凭借配套和资源优势价格坚挺,远郊及新兴板块去化压力持续;三是二手房流动性承压,挂牌量激增但成交低迷,议价空间扩大。

展望后市,成都房价或以“稳”为主,短期难现大幅上涨或下跌,政策宽松基调不变,“因城施策”下或进一步优化限购、限贷政策,如放松郊区限购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,对市场形成托底;库存压力较大的区域,房企仍需通过降价促销加速回款,房价或延续“稳中有降”态势,长期来看,随着成都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”建设的推进,人口持续流入(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24.5万)和产业升级(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发展)将为楼市提供坚实支撑,核心区域优质房产仍具备长期保值增值潜力。

相关问答FAQs

问:成都7月房价环比下跌,是否意味着房价将进入“下跌通道”?
答:7月成都房价环比下跌主要是短期市场调整的结果,不能简单定义为“进入下跌通道”,当前下跌主要集中于近郊及远郊库存压力大的区域,核心区域价格仍保持稳定;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宽松信号(如利率下调、保交楼推进),且成都作为人口净流入城市,长期需求支撑依然存在,预计未来房价将呈现“区域分化、整体企稳”的态势,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。

问:想在成都7月买房,主城区和郊区怎么选?
答:选择主城区还是郊区需结合自身需求、预算及长期规划,若为刚需且预算有限,可关注郊区配套成熟的板块(如双流航空港、郫都犀浦),这些区域交通便利(地铁覆盖)、商业教育配套完善,单价较低(1.5万-1.7万/㎡),性价比高;若为改善型需求或追求长期保值,主城区优质地段(如攀成钢、金融城)或近郊核心区(如高新中和、天府新区科学城)更合适,这些区域资源稀缺,房价抗跌性强,且随着城市扩张,配套有望进一步升级,购房前需重点关注项目交付风险、学区划片及交通规划,实地考察后再做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