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,全国房地产市场延续分化态势,核心城市房价韧性显现,部分三四线城市调整压力仍存,根据国家统计局及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,当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量较4月减少2个至12个,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减少5个至6个,整体市场仍处于“弱修复”阶段,从具体城市表现来看,一线城市凭借产业、人口及政策红利,房价保持稳定甚至小幅上涨,而部分非核心城市受库存高企、人口流出等因素影响,房价下行压力未明显缓解。
5月房价整体走势:环比涨幅收窄,同比降幅扩大
5月,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.4%,涨幅较4月收窄0.1个百分点,其中北京、上海分别上涨0.5%和0.6%,广州持平,深圳上涨0.3%;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.7%,涨幅扩大0.3个百分点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分别上涨0.8%、0.9%、0.5%和0.6%,显示一线城市二手房市场活跃度高于新房。
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4月持平转为下降0.1%,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.3%,降幅较4月扩大0.1个百分点,其中武汉、成都等强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微涨,但多数二线城市如天津、石家庄等仍面临调整压力,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.3%和0.4%,降幅与4月持平,市场整体仍处于筑底阶段。
同比方面,70城中有58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,较4月增加3个;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城市达65个,较4月增加4个,其中牡丹江、北海等部分三四线城市二手房价格同比降幅超过10%,市场调整深度仍在加深。
重点城市房价排行:一线城市领涨,强二城表现分化
从具体城市房价水平及涨幅来看,5月房价“第一梯队”仍由一线城市占据,其中北京、上海以超6万元/㎡的新房均价领跑全国,深圳、广州分别以5.8万元/㎡和3.2万元/㎡紧随其后,二线城市中,杭州(4.5万元/㎡)、南京(3.8万元/㎡)、苏州(3.5万元/㎡)等长三角城市房价保持较高水平,而成都、重庆等中西部核心城市新房均价在2万-2.5万元/㎡区间。
从环比涨幅看,北京、上海新房价格涨幅居前,分别达0.5%和0.6%,主要受核心区域改善型需求入市带动;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.6%,其中南山、福田等片区学区房及优质次新房成交活跃,部分强二线城市如杭州、厦门新房价格环比微涨0.2%-0.3%,但西安、重庆等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.3%-0.4%,市场分化显著。
表:2024年5月重点城市新房价格排行及环比涨幅
| 排名 | 城市 | 新房均价(元/㎡) | 环比涨幅(%) | 二手房均价(元/㎡) | 环比涨幅(%) |
|------|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
| 1 | 北京 | 62000 | 0.5 | 58000 | 0.8 |
| 2 | 上海 | 61000 | 0.6 | 56000 | 0.9 |
| 3 | 深圳 | 58000 | 0.3 | 52000 | 0.6 |
| 4 | 广州 | 32000 | 0.0 | 29000 | 0.5 |
| 5 | 杭州 | 45000 | 0.3 | 42000 | 0.2 |
| 6 | 南京 | 38000 | 0.1 | 36000 | -0.1 |
| 7 | 苏州 | 35000 | 0.2 | 33000 | 0.0 |
| 8 | 成都 | 22000 | -0.1 | 21000 | -0.3 |
| 9 | 重庆 | 15000 | -0.3 | 14000 | -0.4 |
| 10 | 西安 | 18000 | -0.2 | 17000 | -0.5 |
区域房价差异:长三角、珠三角韧性足,东北、西北承压
从区域维度看,长三角、珠三角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房价表现相对稳健,而东北、西北及部分中部地区城市调整压力较大,长三角地区5月新房价格环比基本持平,其中上海、杭州、宁波等城市核心区新房去化率超70%,房价小幅上涨;珠三角地区深圳、广州、佛山等城市受益于产业升级及人口流入,二手房价格环比涨幅居前,东莞、惠州等三四线城市则受深圳外溢需求带动,新房价格环比止跌转涨。
京津冀区域中,北京、天津房价分化明显,北京核心区新房及二手房价格稳步上涨,而天津因库存高企(新房去化周期超18个月),房价环比下降0.2%,东北地区沈阳、大连等城市新房价格同比降幅超5%,哈尔滨、长春等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,价格下行压力持续;西北地区西安、兰州等城市受制于产业基础薄弱及人口外流,新房价格环比降幅达0.3%-0.4%。
影响房价的核心因素:政策、供需与市场情绪共振
5月房价走势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政策调控持续优化,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优化限购政策,降低首付比例至20%,二线城市则加大“保交楼”力度,释放改善型需求,支撑核心城市房价企稳;二是供需关系分化,核心城市土地供应稀缺,新房库存去化周期不足12个月,而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,供过于求导致房价承压;三是市场情绪修复缓慢,购房者对房价预期仍偏谨慎,二手房挂牌量持续高位(如北京5月挂牌量同比增15%),制约房价反弹空间。
未来展望:分化加剧,政策或进一步加码
展望下半年,全国房价“冷热不均”的态势或延续,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凭借产业、人口优势,房价有望保持小幅上涨,而库存高企、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或进一步探底,政策层面,预计更多城市将放松限购、降低房贷利率,并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,以稳定市场预期,总体来看,房地产市场将逐步从“普涨”转向“结构性分化”,核心城市房价韧性较强,非核心城市仍需时间消化调整压力。
相关问答FAQs
Q1:5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?为什么?
A:5月房价环比上涨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(上海、杭州、宁波)、珠三角(深圳、广州、佛山)及京津冀(北京)的核心城市,主要原因包括:这些区域产业基础雄厚,就业机会多,人口持续流入;土地供应相对稀缺,新房去化周期较短;政策调控力度较大,如优化限购、降低首付比例等,有效释放了改善型需求,核心区域优质学区房及次新房因稀缺性,价格表现更为抗跌。
Q2:当前影响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有哪些?未来房价会全面反弹吗?
A:当前影响房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包括政策调控力度、供需关系、市场预期及经济基本面,政策方面,限购松绑、利率下调等政策对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有提振作用;供需方面,核心城市供不应求支撑房价,而三四线城市供过于求导致承压;市场预期方面,购房者信心仍需修复,二手房挂牌量高企制约反弹;经济基本面则影响居民收入及购房能力,未来房价不会全面反弹,将呈现“核心城市企稳、非核心城市调整”的分化格局,全面回暖仍需宏观经济及居民收入的进一步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