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7月,襄阳市房地产市场延续“稳中有降”的运行态势,新房价格整体环比微跌,二手房市场区域分化加剧,根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,当月襄阳市新房成交均价为10123元/平方米,环比下降0.8%,同比下降3.2%;二手房成交均价为8756元/平方米,环比持平,同比下降5.1%,市场呈现“新房以价换量、二手房优质盘抗跌”的特点,不同区域因配套、规划及库存差异,价格走势分化明显。
从区域表现来看,襄城区依托古城文化底蕴和优质教育资源,新房价格表现相对坚挺,7月均价达12650元/平方米,环比微涨0.5%,代表项目如“襄阳府”凭借学区优势去化率超80%;樊城区作为传统商业中心,老城区项目以存量房去化为主,新房均价11200元/平方米,环比下降1.2%,二手房市场挂牌量激增,均价9800元/平方米,环比下跌2.0%,部分老破小区挂牌价已跌破9000元/平方米;襄州区作为刚需供应主力,新房均价8900元/平方米,环比下降1.5%,区域内“襄州·滨江新城”等以价换量项目成交占比提升至65%;高新区依托产业园区人口导入,新房均价9800元/平方米,环比下降0.8%,二手房市场分化明显,优质次新房如“高新区·人才公寓”均价仍达10500元/平方米,而老旧小区均价仅6800元/平方米;东津新区作为襄阳自贸区核心区域,新房供应充足但配套尚在完善,7月均价7500元/平方米,环比下降2.0%,部分远郊项目推出“首付分期”促销以刺激成交。
从市场供需两端分析,7月襄阳市新房供应面积达8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12%,但成交面积仅73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8%,供需失衡导致库存去化周期延长至18个月,房企资金压力加大,不得不通过价格优惠加速回款,政策层面,尽管2024年以来襄阳已出台“认房不认贷”、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%、房贷利率下限降至3.8%等宽松政策,但购房者观望情绪仍较浓厚,尤其是改善型客户对房价下跌预期较强,入市意愿不足,二手房市场方面,挂牌量持续攀升至4.2万套,创历史新高,优质学区房、次新房因稀缺性价格支撑较强,而老破小、远郊二手房因流动性问题价格承压明显。
展望后市,短期内襄阳房地产市场或延续“以价换量”格局,房企为加快资金回笼,可能进一步加大折扣力度,新房价格或稳中有降;中期来看,随着政策效果逐步累积及东津新区、高新区等区域配套完善,市场有望逐步企稳;长期而言,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,2023年末常住人口达565万,较2020年增加18万,人口持续流入将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,优质地段和品质项目将更具保值增值能力。
相关问答FAQs
Q1:襄阳7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.8%,主要原因是什么?
A:7月新房价格下跌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:一是供应端压力,1-7月新房供应量同比增加12%,而成交量同比下降8%,供需失衡导致房企以价换量;二是购房者观望情绪,尽管政策放松,但居民对收入预期和房价走势仍存担忧,购房决策周期延长;三是结构性因素,东津新区等价格较低区域成交占比提升(较6月增加5个百分点),拉低了整体均价。
Q2:刚需购房者想在襄阳买房,有哪些具体建议?
A:针对刚需购房者,建议从四方面入手:一是区域选择,优先配套成熟的樊城区、襄城区(如樊城人民广场、襄城区襄阳四中周边),或规划潜力大的高新区(东风汽车基地周边)、东津新区(东津高铁站附近),确保交通便利及未来升值空间;二是产品对比,新房可关注“低总价的中小户型”(如80-100㎡三房),二手房可优选“房龄5年内次新房”(如高新区“世纪新城”),性价比更高;三是开发商筛选,优先选择国企、央企(如襄阳城投、保利)或有口碑的民企(如碧桂园、恒大),避免烂尾风险;四是政策利用,首套房客户可申请最低15%首付和3.8%房贷利率,部分银行还推出“利率优惠+契税补贴”组合,降低购房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