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成都房价“不涨”已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,不同于2016-2021年期间“量价齐升”的火热行情,当前成都房价整体进入盘整期,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明显回调,这种变化并非单一因素导致,而是供需关系、政策调控、经济环境及市场预期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成都房价现状:从“普涨”到“分化”的转折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成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跌1.5%,环比连续4个月持平;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跌2.8%,部分郊区区域跌幅超过5%,从市场表现看,2023年成都新房成交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8%,创近5年新低;二手房挂牌量突破32万套,较2020年增长近80%,供需失衡态势明显。
区域分化成为当前市场的主要特征:核心城区(如锦江、青羊)由于配套成熟、资源稀缺,房价相对坚挺,部分优质学区房仍能保持3%-5%的微涨;而近郊(如龙泉驿、双流)及远郊(如简阳、蒲江)则因供应过剩、人口导入不足,房价普遍回调,部分新盘折扣力度达15%-20%,这种“核心稳、郊区弱”的格局,反映出成都房价正从过去的“全面普涨”转向“结构分化”。
房价不涨的核心原因:供需关系的根本性转变
供应端:新房放量与库存高企并存
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,近年来土地供应持续高位,2020-2023年,成都年均住宅用地成交面积约800公顷,远超成都、武汉等同类城市,大量土地供应转化为新房,导致市场库存压力陡增,据中指研究院数据,2023年底成都商品住宅库存量达2200万平方米,去化周期约15个月,远超12个月的合理区间,近郊区域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,部分项目甚至面临“有价无市”的困境。
成都“TOD+公园城市”的城市建设理念,催生了大量郊区新城项目,这些区域虽然规划宏大,但商业、教育、医疗等配套滞后,难以吸引购房者,导致新房去化缓慢,房企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加速回款,进一步压制了房价上涨空间。
需求端:购买力透支与观望情绪浓厚
过去几年,成都房价的快速上涨已透支了部分刚需和改善型需求,2023年成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5.3万元,增速5.2%,而同期新房均价约1.7万元/㎡,房价收入比达16.8,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区间(6-8),高昂的房价让许多家庭“望房却步”,购房能力明显不足。
政策调控也对需求端形成抑制,2021年以来,成都实施严格的限购政策(核心区需连续12个月社保或个税)、限贷政策(首套房首付比例30%、利率LPR-20BP),以及二手房限价政策(成交价不得高于备案价90%),这些政策虽然遏制了投机炒房,但也误伤了一部分合理需求,导致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,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加剧了市场低迷。
经济与预期:信心不足下的“谨慎入场”
2023年成都GDP增速约5.8%,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,部分行业(如互联网、教培)调整导致就业压力增大,居民收入预期不稳,加之近年来房企“爆雷”事件频发(如某四川本土房企项目停工),购房者对期房交付风险的担忧加剧,更倾向于选择二手房或现房,进一步分流了新房需求。
市场预期的转变是房价不涨的关键因素,过去“房价永远涨”的信仰被打破后,购房者从“急于上车”变为“理性观望”,二手房业主为快速套现纷纷降价挂牌,形成“买方市场”,据贝壳研究院数据,2023年成都二手房客户带看周期约25天,较2021年延长12天;议价空间达8%-10%,创历史新高。
关键指标对比:成都房地产市场变化(2020-2023年)
指标 | 2020年 | 2021年 | 2022年 | 2023年 | 变化趋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新房均价(元/㎡) | 16500 | 17500 | 17200 | 16800 | 先涨后跌,整体回落 |
同比涨幅 | +5.2% | +6.1% | -1.7% | -2.3% | 涨幅收窄并转负 |
土地成交楼面价(元/㎡) | 9500 | 10000 | 8800 | 8200 | 连续两年下跌 |
库存去化周期(月) | 8 | 10 | 13 | 15 | 供大于求加剧 |
二手房挂牌量(万套) | 18 | 22 | 28 | 32 | 持续攀升 |
未来展望:短期趋稳,长期看“核心区韧性”
当前成都房价已进入“筑底期”,短期内大幅上涨或下跌的可能性均不大,政策端仍以“稳”为主,2023年底成都已优化限购政策(近郊取消限购、核心区缩短社保至6个月),并加大“保交楼”力度,市场信心有望逐步修复;核心城区由于土地稀缺、配套完善,仍将具备较强的抗跌性,而郊区市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去库存,房价或将保持低位盘整。
长期来看,成都房价的走势取决于人口导入和产业支撑,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,成都近年来人口净流入年均超20万,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,这些基本面的优势将为房价提供坚实支撑,但短期内,市场仍需时间消化库存和修复预期,“房价不涨”或将成为新常态。
FAQs
Q1:成都房价为什么不涨了?还会继续跌吗?
A:成都房价不涨的核心原因是供需关系逆转——新房供应过剩、库存高企,同时购买力透支、政策抑制及市场预期偏弱导致需求不足,未来房价走势将呈现“分化”:核心城区因配套和资源稀缺,房价趋稳甚至微涨;郊区因库存压力大,可能保持低位盘整,但大幅下跌空间有限,政策托底(如保交楼、优化限购)将避免市场硬着陆。
Q2:现在适合在成都买房吗?刚需和改善型需求该如何选择?
A:对于刚需购房者,若资金充裕、自住需求迫切,可关注核心区或近郊配套成熟板块,优先选择现房或准现房,降低交付风险;改善型需求可聚焦优质学区、地铁口等稀缺资源产品,长期持有抗跌性较强,投资性购房者需谨慎,避免盲目追高郊区“概念盘”,优先选择人口流入多、产业基础强的区域,当前市场买方议价空间大,可多比多看,抓住优惠窗口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