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以来,绵阳二手房市场呈现“供需双增、价格稳中有降”的运行特征,作为川北地区的核心城市,其二手房走势既受全国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,也与本地经济发展、人口流动及区域规划紧密相关,从整体来看,市场正从“卖方市场”向“买方市场”过渡,购房者观望情绪较浓,而业主挂牌意愿持续释放,供需关系的变化正深刻影响着价格走势和成交结构。
当前市场概况:挂牌量激增,成交量阶段性回落
据绵阳市住建局数据,2023年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约320万平方米,同比微降5%;而截至2024年10月,全市二手房挂牌量突破8万套,较2023年初增长约30%,供需失衡压力逐步显现,从月度成交看,2023年上半年受政策宽松(如降低首付比例、优化限购)影响,成交量曾出现短暂反弹,但下半年以来,随着经济修复不及预期、居民收入预期转弱,成交量持续回落,2024年1-10月月均成交面积约25万平方米,较2023年同期下降8%,值得注意的是,二手房在全市住房交易中的占比持续提升,已从2022年的35%升至2024年的42%,反映出购房者对“现房”和“配套成熟”属性的偏好增强。
价格走势:整体稳中有降,区域分化显著
2023年绵阳二手房整体均价约9800元/平方米,同比下跌3.5%;2024年以来均价稳定在9500-9700元/平方米区间,环比跌幅持续收窄,部分核心板块已现企稳迹象,从区域看,价格分化成为突出特征:
- 核心区(涪城区、游仙区):依托成熟的商业、教育和医疗资源,价格相对坚挺,涪城区学区房(如绵阳中学、南山中学周边)均价约1.2-1.5万元/平方米,同比仅下跌1%-2%;非学区老小区(如五一广场、花园片区)因房龄较长(多建于2000年前)、配套设施老化,均价约8000-9000元/平方米,同比下跌5%-8%。
- 新兴区(科技城新区、安州区):科技城新区作为绵阳“科技创新核”,依托京东方、长虹等企业产业导入,人口净流入加速,2024年均价约8500-9500元/平方米,同比上涨2%-3%;安州区因远离主城区、配套待完善,挂牌量激增(占全市挂牌量15%),均价约6500-7500元/平方米,同比下跌7%-10%。
- 远郊区(三台县、盐亭县):受人口外流、产业支撑不足影响,市场持续低迷,三台县二手房均价约5000-6000元/平方米,同比下跌8%-12%,成交周期普遍超过12个月。
以下为2023-2024年绵阳主要区域二手房季度均价变化(单位:元/平方米):
区域 | 2023Q1 | 2023Q2 | 2023Q3 | 2023Q4 | 2024Q1 | 2024Q2 | 2024Q3 | 2024Q4(预计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涪城区(学区房) | 14500 | 14300 | 14100 | 14000 | 13900 | 13800 | 13700 | 13600 |
涪城区(非学区) | 8800 | 8600 | 8400 | 8200 | 8100 | 8000 | 7900 | 7800 |
科技城新区 | 8200 | 8300 | 8400 | 8500 | 8600 | 8700 | 8800 | 8900 |
安州区 | 7800 | 7600 | 7400 | 7200 | 7100 | 7000 | 6900 | 6800 |
三台县 | 6200 | 6000 | 5800 | 5600 | 5500 | 5400 | 5300 | 5200 |
供需变化:挂牌量激增,成交结构向“刚需型”倾斜
从供应端看,二手房挂牌量激增主要由三方面驱动:一是改善型需求释放,2023年以来绵阳改善型住房成交占比升至38%,部分业主置换新房后,原有二手房挂牌出售;二是投资客抛售,2021-2022年房价高点入市的投资客,因流动性压力选择降价套现;三是法拍房增加,2024年绵阳法拍房挂拍量同比增长45%,部分流入二手市场。
从需求端看,购房者更趋理性,“刚需”和“刚改”成为主力成交群体,数据显示,2024年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成交占比达52%,房龄10年以内的次新房成交占比45%,而总价150万元以上的大户型、老户型成交占比不足20%。“带押过户”政策(2023年绵阳推行)降低了二手房交易成本,提升了流通效率,但对整体成交的提振作用有限,仅带动成交量短期回升约10%。
影响因素:政策、经济与产品属性的三重博弈
绵阳二手房走势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:
- 政策层面:2024年绵阳优化限购政策(非本地户籍购房无需社保),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%,商业贷款利率降至3.8%,政策宽松对刚需购房有一定刺激,但居民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仍抑制需求释放。
- 经济与人口:2023年绵阳GDP增长6.2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人口净流入5万,但产业以制造业为主,高薪岗位有限,居民购房支付能力偏弱,房价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。
- 产品属性:房龄、学区、交通成为影响二手房价格的核心因素,涪城区“学区+地铁”双优房源溢价率达15%,而同一板块内无学区、无地铁的老小区,即使降价10%也难以成交。
未来展望:短期筑底企稳,长期结构分化
短期来看,绵阳二手房市场或延续“量降价稳”态势:高库存(按当前月均成交计算,库存周期约18个月)将压制价格反弹;政策宽松(如“以旧换新”补贴、税费减免)有望逐步改善市场情绪,2025年成交量或回升至2022年水平,长期看,区域分化将加剧:核心区学区房、科技城新区等产业聚集区二手房具备抗跌性,而远郊及老城区非优质房源可能面临进一步价值回调。
相关问答FAQs
Q1:现在入手绵阳二手房,需要注意哪些风险?
A:当前绵阳二手房市场需重点关注三类风险:一是价格波动风险,部分远郊或老小区房源可能继续下跌,建议优先选择核心区或新兴产业区;流动性风险,高库存房源成交周期长,需预留充足的资金周转时间;产品风险,避免房龄超过20年、无学区或交通配套的老小区,此类房源未来升值空间有限且转手困难。
Q2:绵阳二手房和新房怎么选?各适合哪些人群?
A:二手房优势在于“即买即住”、配套成熟,且价格透明(可参考周边成交价),适合急需入住(如孩子上学、就近工作)、预算有限的刚需购房者;新房则户型设计更新、社区规划更优,物业和绿化标准较高,适合预算充足、能接受2-3年等待期的改善型购房者,若看重学区资源,建议优先选择二手房(部分学区新房需落户年限限制);若追求居住品质和未来升值潜力,可关注科技城新区等板块的新房项目。